從大明立國之後,這通惠河就是大明朝政晴雨表,堵塞的時候,大明朝堂必然是烏煙瘴氣,暢通無阻的時候,大明朝堂必然是一片蒸然。
搞錢不分文武。禁止文武百官營商,這說得好聽,如何落實?
律法上,大明條例隨時增補,只需要和刑部、大理寺溝通有無,即便是無法溝通,只要陛下要推行,納入考成,並無不可。
稽查上,則以民舉官察為主,民察是大明公車上書的重要一部分,在官察上,王翱傾向於建立專職反貪廳,隸屬於都察院。
都察院,負責稽查百官,各地御史的本職,王翱反覆思考再三,還是將隸屬於都察院,改為了隸屬於【計省】。
過往都察院御史為代表的風憲言官,表現實在是有些不堪入目,隸屬於都察院,還不如隸屬於計省,畢竟貪腐需要大量審計工作。
王翱看著題本,靠在藤椅上,閉上了眼睛,認真思量著。
反腐抓貪的官吏需要受到計省審查,也需要受到都察院的稽查,這是毫無疑問的。
他以文武百官子嗣代持為切入點,請求成立專門的清吏司負責反覆抓貪,他需要認真思考反腐抓貪廳的稽查的細則和規定。
比如發生類似於福建布政使宋彰、四川戥頭案、戶部左侍郎張鳳、內臣郭敬、王振、喜寧等級別的反腐抓貪時,必然要請動天子緹騎負責主持。
比如各地反覆抓貪的官吏,必須實現垂直管理,在官職上應當以京官論職,受各地巡撫節制,否則這些地方御史很快就會深陷泥潭不可自拔。
比如反貪郎中最少應該定位四品,反貪廳的工作,如果連大宴賜席都不能坐,誰還會當回事兒呢?在反貪廳的初期,王翱會自領反貪郎中一職。
這些具體的細節,王翱思慮了很久,一直埋頭寫到了深夜,才算是把一本奏疏寫的完整,他將奏疏放到了袖子裡,決定明日前往講武堂聚賢閣面聖呈上。
王翱看了看錶,還有半刻鐘就到了子時,他伸了個懶腰,走出了吏部大門,早已經過了宵禁的時候,官邸的門還開著,是為了方便加班的六部公卿能回去睡覺。
巡夜的錦衣衛帶著惡犬四處巡夜。
王翱看了看月色,昨日大明居然行完了救護之禮,實在是七十年來第一次,大統歷的不準確給大明的祭祀事造成了極多的困擾,同樣也讓大明百官牧民事,變成了笑話。
節氣都算不準,如何指導百姓播種澆灌收糧?
大明,蒸蒸日上。
王翱向著官邸而去,從御街到官邸的大門,只有百步之遙。
這一段路,有點黑。
夜深了,今天天空陰雲密佈,像是要下雨的樣子,七月的時候,即便是夜風也帶著絲絲的灼熱,而且非常悶,王翱忽然停住了腳步,挽起了褲管,猛地跑了起來。
他聽到了響動,既不是夏蟬嘶鳴,也不是巡夜兵馬司軍卒的腳步和馬蹄聲,更不是夜貓野狗踩踏的聲音,是一種墊著腳緩行的腳步聲,王翱巡撫地方二十五年,在遼東待了十六年之久,長期督軍之人,他第一時間就開始狂奔。
王翱身後之人,壓根就沒想到王翱會突然發力奔跑,跑的稍微緩慢了些,可是百步的距離,電光火石之間,王翱已經跑到了官邸門前的錦衣衛面前。
刺客顯然沒料到自己會被發現,這王翱的警惕性實在是太高了!此刻猛地扔出了爪子,勾在了坊牆之上,準備逾牆而走,只要爬上坊牆,他就有信心逃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