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興有些躊躇的問道:“要不要派人盯著點今參局?咱們這麼一通忙活,提刀上洛之日,今參局如若一力迴護足利義政周全,豈不是為他人做了嫁衣?”
這個他人,自然是足利義政。
“唐指揮自行省度,我等不便置喙。”李秉卻不接話茬,唐興和今參局日後如何相處,那是唐興的家事,唐興身份特殊,國丈的身份在那擺著,李秉不好多說。
唐興瞭然點頭。
“提刀上洛的事兒交給我,我擅長。”袁彬擲地有聲的說道。
出謀劃策他袁彬確實不大行,比如他當初在大同府外營救稽戾王出敵營,千算萬算,他沒算到稽戾王自己不敢逃,但是論打仗,他極為在行。
“糧草、火藥、鋼鐵火羽等事,我來負責,大軍動,必無慮。”陳福寅頗為自信的說道,他包辦了一應糧草軍備,這也是山野公方之前作戰中,陳福寅的分內之事。
陳福寅其實不太擅長打仗,武力值的話大約相當於七十七個陛下的武力值,和袁彬差了二十三個陛下。
但是陳福寅擅長經營。
嶽謙笑著說道:“我來主持定策,為李御史查漏補缺。”
“嶽指揮客氣,我只是紙上談兵耳,一切仰仗嶽指揮。”李秉趕忙俯首說道,他是天使,代表的是天子,嶽謙這話說的客氣,可是這毒計如何做,怎麼做,什麼時候提刀上洛,都需要嶽謙去定策。
“我來負責軍務軍情,溝通有無。”季鐸在這些人之中,一直做的這件事,情報,這是他最擅長的內容。
大家都有活幹,除了唐興。
唐興看了一圈,想了半天才問道:“我要做甚?”
“陪著今參局風花雪月,撈撈漂流鴨、泡泡溫泉等事,若是無聊,再生個孩子,大有可為。”嶽謙笑意盎然的說道:“新婚燕爾,正是纏綿悱惻之際,唐指揮此事關乎提刀上洛大計,萬不可掉以輕心。”
嶽謙說完,眾人長笑不已。
唐興這皇親國戚的身份,不能涉險,但是今參局的確是提刀上洛,架空足利義政的關鍵,所以唐興的任務,雖看起來有點不倫不類,但也是地地道道的正經事。
今參局搬到了山野袁大名府的第二天,再次出發,離開了京都,向著山野銀山而去。
本來唐興還以為今參局至少會問一句為什麼,可是今參局沒有,唐興說走,今參局毫不猶豫。
“就不問問為什麼嗎?”唐興騎著高頭大馬,回過頭看了一眼京都,問著車駕裡的今參局。
今參局開啟了車窗,笑著說道:“官人到哪裡,我就到哪裡。”
“其實我能猜到你們要做甚,我懶得管,更是管不了。”
今參局知道了唐興、袁彬等人的身份的時候,就已經猜到了會有今天。
大明派出了這麼多能人來,難道是來倭國遊玩不成?
正如她所言,她懶得管,但凡是足利義政稍微能扶起來一點點,今參局都不會選擇搬離銀閣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