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 (2 / 4)

“徵調民夫所需要的糧草,到底需要幾何,這些糧草最後都進了民夫的肚子, 還是進了誰的口袋之中?”

“大明米賤,瓦剌米貴, 這徵調的民夫到底吃的什麼,最後這些米粱摻了土,到底賣到了哪裡, 陛下心中自然有答案。”

“瓦剌韃靼年年南下,年年鬧兵禍,這邊方之地的田畝價格又會賤到什麼地步, 誰又趁機買低賣高?”

“這往韃靼、瓦剌諸部賣鋼箭火羽炭糧鹽鐵,也是一門大買賣,當年穎國公楊洪坐鎮宣府,不就是為陛下解決了這個鋼箭火羽嗎?”

“那個喜寧的同黨,就是因為走私鋼箭火羽之事被抓了不是?”

“這麼多人在韃靼南下這種事裡面刨食兒吃,陛下要將韃靼一視同仁,徹底王化,當然有人不樂意。”

朱祁鈺恍然大悟,說到底,這幫人一反常態,反對和議,伏殺脫脫不花, 甚至在盟書裡面大做文章,因為這背後, 都是生意。

而且是大生意。

朱祁鈺忽然想起了琉球的魚油, 當時琉球國王尚泰久覲見的時候, 曾經哭訴過他為什麼要做離線國王。

琉球國王在津口這件事, 也不是尚泰久多麼的高尚,而是他受不了在琉球身上刨食的重擔,只能求皇帝做主。

魚油可以明目,軍中急需,民間更是急需,但是琉球的魚油出港根本賣不得高價,到了大明內地,卻是極其昂貴。

都是一樣的道理。

若非琉球王城發生了火併,尚泰久在李賓言等人的護持下,來到了京師,琉球百姓還要一直受到這樣的朘剝。

于謙十分認真的說道:“這些食肉者,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維持現狀,沒有改變,那就可以躺在金山銀山之上,永享富貴。”

“陛下打,他們會說勞民傷財,窮兵黷武,陛下不打,他們會說狼煙四起,邊方疲憊。陛下真的要和,他們會說必須打,陛下真的要打,他們又會說和。”

于謙不是肉食者,九重堂的一切,都是朱祁鈺給的,于謙的生活裡因為不需要錢,還想把俸祿捐給大興的夜不收家眷,被朱祁鈺阻止了。

于謙是背叛了階級的個人。

“於少保既然早知此事,為何從來沒有說過此事,可別說朕沒問。”朱祁鈺有些奇怪,于謙向來剛直,這種事于謙看不慣早就出手管一管了,為何要等到現在才說明其中緣由?

于謙看向了北方,反問道:“陛下要殺死所有的韃靼人嗎?”

朱祁鈺搖頭否認的說道:“朕要殺死所有的韃靼人,朕為何還要跟韃靼議和,直接大軍屠戮便是,朕的大軍又不是做不到。”

“陛下不想殺盡所有的韃靼人,臣自然不會說。”于謙對朱祁鈺極為了解,把人全殺光,本就不現實,這是大明高道德劣勢,誰都擺脫不了的劣勢。

于謙看陛下還是有些不解,趕忙說道:“自瓦剌敗退之後,邊方多行農莊法,後來又設立了宣府貢市,韃靼王只求銀幣,這些過去的走私檔口的目標,就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過去是和韃靼王買賣,後來各部韃靼王只求銀幣,大明的銀幣還不夠用,這些商賈、經紀、買辦們無法供給銀幣,交易物件就變成了普通的韃靼百姓。”

“韃靼百姓幾無私財,又要求活,只能把自己賣給商賈。”

“這些商賈把這些韃靼人帶回了大明,充作流民,歸入各地農莊,耕種之後,還錢贖身。”

朱祁鈺鄭重的點了點頭,原來他在宣府對韃靼發行銀幣,還有人配合他的政策,因為這樣獲利更多。

于謙看陛下依舊對這件事頗為好奇,便繼續說道:“這些流民的債務,分散各地,這些商賈也不是做虧本買賣,他們通常會把手中的債轉賣給當地的商賈,這樣一來,就保證錢能拿到手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