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瓦剌分治很有趣,給濟兒送去,讓他給朕看看,明天讓濟兒到御書房,朕要考校他。”朱祁鈺將手中的密報遞給了興安,想了想說道:“再給稽王送去一份,明日一起考校。”
興安感覺自己的心被用力旳攥了一把,整個人從迷迷糊糊中反應了過來,呆滯的說道:“陛下,這恐有不妥吧。”
“有何不妥?”朱祁鈺饒有興趣的說道:“你是怕稽王篡了朕的位子嗎?”
“朕等著他為他爹報仇雪恨,只要光明正大,儘管來就是。”
興安哆哆嗦嗦的握著密報,低聲說道:“陛下,襄王殿下尚且不曾議政,讓稽王殿下議政,是不是不妥啊。”
“你也給襄王送去一份,你信不信他寧願違抗聖旨,也不會對這件事說一句話,朕這個皇叔,他但凡是有一點為朕分憂的打算,就應該留在京師。”
“跑去大寧衛逍遙快活,也不對,大寧衛苦寒,寧王當初在寧王府的時候,一個月三封奏疏向高皇帝抱怨塞外苦寒,只能說朕這個嫡皇叔,不願意參與這些罷了。”
歷史上的襄王,對爭名奪利並沒什麼想法,稽戾王朱叫門復辟之後,就招了襄王回京敘舊,若是襄王有意染指權力爭奪,要麼襄王活,要麼稽戾王死。
“陛下的意思是…餌兒?”興安這才有些明白了其中的含義,陛下愛釣魚,當然魚竿一次沒摸過,就在朝堂釣魚了。
這麼些年了,釣魚所得魚獲,還不如自己跳出來求死的多。
朱祁鈺搖頭,頗為輕鬆的說道:“也不盡然,稽戾王是個蠢貨,可是這稽王你也看到了,朕要麼把稽王府殺的一乾二淨,要麼阻擋不了他參政議政。”
“與其他們在暗地裡暗流湧動,還不如擺到明面上。”
“朕喜歡光明正大,若是朕輸了,也無怨無悔。”
興安忽然想到了胡濙給朱見澄的那個讓字,只要朱見澄不讓太子之位,作為嫡皇子的朱見澄絕無輸的可能。
陛下是大明現在的皇帝,已經做了七年之久的公認的皇帝,陛下堅持光明正大,稽王朱見深,又怎麼可能贏。
興安俯首說道:“臣領旨。”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日後濟兒和濡兒都交給於少保就學,於少保教他們什麼都不用管,對了明日考校,也讓於少保來。”
“朱見濟和朱見深都是十分聰慧的人,他們鬥起來,澄兒也少受點罪,朕能為太子做的,也只有這麼多了。”
“澄兒能做這個太子之位多久,全看他本人的造化。”
手心手背都是肉,朱祁鈺就是再欣賞朱見濟,也不能對朱見澄置之不理。
讓朱見濟和朱見深鬥起來,那朱見澄的日子,自然會安生不少。
興安拿著密報,來到了朱見濟的儲英樓,將密報交給了朱見濟,並且細細叮囑了一番,尤其是次日考校的事兒,著重的叮囑了一番。
而後興安便去了稽王府,手裡的密報握得很緊。
興安站在暖暖的春風之中,鼻尖盡是春暖花開的生機勃勃的氣息,耳邊是春風吹拂之下剛剛抽芽的柳條婆娑的聲音。
興安此時有一種選擇,也是他一直以來想做的選擇。
興安是大明司禮監的提督太監,是權力核心人物之一,用自己的命換稽王府的命這種選擇,對於興安而言,只要陛下有需要,他可以做。
成敬這個人,興安觀察了很久,他死後,成敬完全可以替代他,成為陛下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