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賓言是第一個讓天子緹騎,帶著面甲說話的人。
天子緹騎在山東抓捕山東布政司左布政使萬觀、左參議劉渙、右參議趙全等一眾十一人,押解歸京之前,對李賓言說了一聲「珍重」。(237章)
這是天子緹騎至今,除了盧忠外,唯一一次開口對外臣說話。
所以,為什麼陛下的新政,就是在山東推行的最慢,陛下心裡擰著個解不開的疙瘩。
能讓天子緹騎對朝臣開口說話,那是何等的兇險的地步?
朱祁鈺對李賓言這個憨直的臣子是很看重的,否則也不會每次李賓言回京,朱祁鈺都會親自接見,而且還聊點家常瑣事,以示懷恩。
李賓言求內求外,都跟別人沒什麼關係,他把自己安頓好了,所以他是仁者,仁者無敵。
唐興笑著說道:“既然如此,這破衙門坐一天,我都難受,借我三十條船,我去搗毀舟山倭寇!”
“這是大明的家門口,從國初就在這裡盤踞,不把他們滅了,我心難安啊!都是軍功章啊!”
唐興是一個富有冒險精神的人,他閒不住,要是能閒得住,在京師做他的外戚不好嗎?
他看著那些倭寇的腦袋,就流口水!
李賓言笑著說道:“三十條船好說,舟山倭寇萬餘人,其中倭寇不到數百,你準備怎麼辦?”
唐興不以為意的說道:“萬餘人?再等幾個月他們散出去了,就難辦了。”
“現在一網打盡就是,你籌措下船隻,等我的訊息。”
李賓言無奈點頭。
倭寇,一直是大明的水患,而且這倭寇說是倭人,他的確有倭人,但是其實管事兒的都是大明人。
這一點上,李賓言和唐興都是心知肚明,如何剿匪,對於唐興而言,並不是什麼難事。
唐興最遠一次跑到了濟州島呆了二十多天,對於倭寇那些本事,他知道的門清兒。
而此時真正的倭寇,正在和楊善激烈的對噴之中。
天津四夷館,是大明為了防止四方來使刺探朝中詳實,專門設立的,所有的使者都在此彙集,若非召見,不可入京。
細川勝元憤怒的說道:“我們帶來了那麼多的倭刀、硫磺和銅料,就給我們三萬銀還要折為寶鈔?”
“這就是天朝上國對遠來之客的待遇嗎?和談禮儀之邦!”
細川勝元出離的憤怒了,數萬把倭刀,四十萬斤的硫磺,五十萬斤左右的銅料,帶回去一堆廢紙,他回去怎麼向倭國上下交待?
五十萬斤銅料,按照百斤三兩銀子的價格,就是一萬五千銀幣!
這是七百萬銅錢啊!
他們需要大明的銅錢,那是室町幕府控制手下守護大名最重要的東西!
楊善情緒十分穩定的說道:“那這樣,你們交了永樂年間的勘合,把貨物再搬上船,帶回去吧。”
“遠來之客?你們是客人嗎?客人會在主人家裡,搶劫主人家的財物,還差點打殺大明官吏嗎?”
“明日交出勘合符,後日離開天津四夷館吧,日後也別來了。”
楊善這話一出,細川勝元臉色大變,這要是沒了勘合符,回去之後,他還不被介錯人砍掉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