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些想法,在朝臣內心之中,根深蒂固。
但是現在這種根深蒂固的禮法大倫,終於有了鬆動的可能。
這正是朱祁鈺希望看到的。
朱祁鈺露出了一些笑容說道:“準。”
“臣叩謝聖恩。”石璞行大禮叩首,隨後歸班。
金濂看了一眼左侍郎張鳳,示意他趕緊出班。
張鳳繼任了江淵的戶部左侍郎的位置,需要表現出自己的能力來,他趕忙俯首說道:“時四方兵息,而災傷特甚,國初天下田八百四十九萬餘頃,去歲數既減半,加以水旱停徵,國用何以取給?”
“山東無額田,甲方墾闢,乙即訐其漏賦。臣請以稽為決,準輕則徵租,不惟永絕爭端,亦且少助度支。”
張鳳的意思很有趣,就是說大明建國的時候,天下納稅的田有八百四十九萬頃,去年徵稅只有四百二十萬頃田地了。
這是為何呢?因為災傷。
這個災傷二字,就十分耐人尋味了,到底是真的受災了,還是沒有受災呢?
張鳳的意思是調查清楚後,如果輕微的話,就不免稅,防止診斷的同時,可以資助國家開支。
戶科給事中成章即可出列說道:“陛下,祖制豈可擅自更改?”
監察御史楊穟立刻出班,高聲說道:“臣亦彈劾張鳳災傷之年,強徵田賦,實乃不修仁政,致陛下於橫徵暴斂之惡名。”
戶科給事中成章率先反對,然後是監察御史跟進。
災年了還要收稅!這天底下還有沒有王法?
在張鳳的奏稟之中,需要以稽為決,核查地方是否災傷,這就需要都察院的監察御史去配合了。
若是得不到都察院的支援,張鳳這個災傷核准定製徵稅,就沒辦法推行下去。
朱祁鈺看著都察院眾多御史,笑而不語,既不準奏,也不批駁,而是等待著戶部繼續出招。
張鳳振聲問道:“祖制?國初都江南,轉輸易。今居極北,可守常制耶?”
“給事中和監察御史,敢請問,定都江南是不是祖制!今不過稽查災傷,爾等百般阻攔,是何居心?”
張鳳反駁的是祖制,但是問的卻是是何居心。
戶部給事中成章,嘴角抽搐了下,高聲說道:“太祖高皇帝言:凡歲災,盡蠲二稅,且貸以米,甚者賜米布若鈔,以度民生!”
“今日卻以稽為決,準輕則徵租,怎麼不是違背祖制!”
監察御史楊穟挺直了腰板,厲聲說道:“陛下以民為邦本,惓惓以生靈為念,為萬民謀福祉!今日你戶部為了些許稅賦,便災年徵租,又是何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