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多變,是小冰川時代的最明顯的特徵,在表面上只是2°的溫度變化,背後是生態的大破壞。
比如草原上會在八月份開始下雪,當初稽戾王帶兵親征,在陽和這個地方,凍死了數千人之多,當然這和稽戾王只給了一條棉褲和一雙新鞋有極大的關係。
比如廣州府飄雪,連狗都瘋狂的叫喚。
天災,往往伴隨著人禍。
古時的賢臣都是惡名歸己,善名歸君,當下的世道,則完全反了過來,是惡名歸君,善名歸己。
可想而知,天氣多變,必然會有人在心裡把這些事歸咎於皇帝的倒行逆施和天怒人怨。
畢竟朱祁鈺是亡國之君。
天人感應,是一套極為完整的邏輯。
比如說貞觀初年,李世民就遭遇了特大蝗災,李世民不得不親自吃蝗蟲,以平息輿情。
朱祁鈺比李世民要不要臉的多。
有人敢這麼說,朱祁鈺就會動用錦衣衛,但凡是有人聯袂,朱祁鈺會用殺兩遍的手段震懾。
天人感應論,最主要的問題是,它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只是找一個背鍋的人,宣洩矛盾的壓力和情緒,把黑鍋扣在皇帝的頭上。
如果背了這口黑鍋,小冰川時代會提前結束,那朱祁鈺寧願背十口、五十口黑鍋,來換大明的國運。
可惜並不能。
朱祁鈺故意放縱這種訊息的肆意傳播,就是要看看,朝中有哪些個大臣們,會懶政、怠政,不想解決辦法,只想甩鍋,輕則罷黜,重則流放斬首示眾。
而此時的燕興樓內,人潮湧動,這裡是興安掌控的皇莊產業。
一群都察院的言官們,正在為李賓言和陳鎰折柳踐行。
李賓言要去松江市舶司繼續主持開海事宜,而陳鎰要去雞籠島,帶著一群流放的傢伙,對雞籠島進行開荒。
賀章,那個彈劾胡濙無德,被胡濙坦然承認,反過來罵的狗血淋頭,走的時候,和劉吉吃飯,說出倍之破萬千新政的賀章,也在此列。
賀章將是新的掌都察院事。
“來,共飲此杯。”賀章一個勁兒的喝悶酒,他雖然舉杯,可是不管其他人是否應和,都是一飲而盡。
蔡愈濟趕忙勸著說道:“賀總憲,少喝點吧,這明天還有院事要主持。”
“也是。”賀章停下了倒酒的動作,明天還有部事要處理。
人一喝酒就會變得絮絮叨叨,比如陳鎰酒後失言喊出的誇上天去,就是喝酒之後的嘮叨。
賀章也不例外。
他心裡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