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聞鼓茲事體大,這代表著冤屈無論是在大理寺,還是在刑部,都無法沉冤得雪,才會不得已,去敲響登聞鼓。
朱祁鈺很想知道,是什麼讓這個新科進士,在放榜之時,去敲登聞鼓。
既然敲了,朱祁鈺自然不能不理,召叢集臣,看看這到底是何等的冤情。
朱祁鈺來到了奉天殿坐定。
淨鞭三聲響,大理寺卿、都察院總憲、刑部尚書、錦衣衛指揮使,悉數到場,這是鳴冤鼓,法司自然悉數到場。
其外還有六部明公,于謙、石亨二人。
與往日裡百餘人上朝完全不同,朱祁鈺很快就來到了奉天殿內坐定。
“是什麼事?”朱祁鈺拿起了自己的水壺喝了口水問道。
李燧顯然不是不懂規矩的人,他都要做進士了,能不知道登聞鼓茲事體大?
但凡是有能鳴冤的地方,他也就不會到承天門敲登聞鼓了。
胡濙站了出來俯首說道:“陛下按照大明祖訓,敲響登聞鼓後,任何人不得垂詢,還是讓這李燧自己上殿說吧。”
這是防止有人在最後時刻,威脅鳴冤之人。
“也對,宣苦主。”朱祁鈺點頭說道。
李燧就等在門外,他敲響登聞鼓之後,就被錦衣衛保護了起來,期間沒有人和李燧說過話。
李燧穿著一個破敗的儒袍,走進了奉天殿內,入殿三跪五叩,口呼萬歲,行了一個大禮。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說道:“今天是放榜的日子,你不去東華門外看榜嗎?”
李燧跪在地上,顫顫巍巍的說道:“草民怕當了進士後,就不敢說了。”
朱祁鈺打量著李燧,看來這個李燧他很自傲,覺得自己必中,對自己的實力也有精確的把握。
“平身,起來回話。”
李燧大聲的喊道:“謝陛下隆恩。”
“說說是什麼事吧。”朱祁鈺放下了自己的水杯,頗為認真的問道。
李燧拿出了一本厚厚的奏疏說道:“草民為四川草塘百姓鳴冤,也為四川鎮雄府百姓鳴冤,為四川百姓鳴冤。”
朱祁鈺從興安手裡拿過了奏疏,看了許久。
李燧是隸屬於草塘安撫司,歸鎮雄府管理。
李燧說的是四川地方的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叫做戥頭。
戥頭,戥子秤分量不夠的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