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 (2 / 5)

“即便是朝廷不給冊封,他的名望依舊是實質性的國王。”

“我們難道要殺了這四衛按司使,那我們和倭寇又有什麼區別呢?”

陳福寅堅決支援琉球百姓自主取得勝利,因為在他看來,拖下去危害更大。

首先是跟他抵背殺敵了一年的琉球百姓,依舊深陷苦難之中。

其次是戰機轉瞬即逝,一旦琉球人自己把握住了戰機,事情反而會變得極為麻煩,大明想要實現琉球郡縣化,會更加麻煩。

季鐸聽聞,反而眉頭緊皺。

袁彬卻搖頭說道:“那一旦他們不服王化呢?我們大軍進剿嗎?我不太同意進兵,當然一致決定要進兵,我是會衝鋒在前的。”

袁彬始終有一種隱隱的擔憂,大明付出了這麼多,到時候鬧得竹籃打水一場空,陛下怎麼想?朝中的明公們怎麼想?大明的百姓們又如何想?

袁彬在琉球國待了幾個月了,他這番話不是毫無根據。

在琉球百姓眼中,有相當多的人,認為大明和倭寇、海盜沒什麼區別,因為之前大明的海商,就是這麼欺負他們的。

袁彬從來都是衝動的人,這麼衝動的人,突然冷靜了下來,他的擔憂自然引起了重視。

唐興深思熟慮了一番說道:“我同意袁指揮的想法。”

唐興深入虜營,甚至搞到了倭寇的在喜界島的佈防圖,但是在唐興的眼中,大明的利益高於一切。

他同情深受倭寇迫害的琉球百姓,他們如同水中浮萍一樣的悲慘遭遇,很容易博得同情。

但對他而言,琉球百姓並非大明百姓。

久米士族是大明的海外棄民,但是琉球人不是大明人。

嶽謙想了想開口說道:“那麼決定琉球命運的岔路口上,應當如何抉擇呢?”

“我覺得可以平定倭寇。”

“我也同意。”陳福寅表示了贊同。

季鐸想了想說道:“唐指揮和袁彬的擔憂,說服了我,我不同意。”

季鐸在表態的時候,變化了態度,因為他發現,他錯誤的估計了琉球的形勢。

任何一頭鷹都要熬,琉球似乎也要熬一下。

袁彬是問題的提出者,他不是不同意平倭,而是不同意現在平倭。

現在是兩票贊同,兩票反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