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 (1 / 4)

胡濙左右看了看拿出了一張紙,在上面畫了幾個圈說道:“陛下,這是人,這是戶,這是宗族,這是天下。”

“一戶五口,人構成了戶,每一戶都是天下的最基本的,歷朝歷代無不是編戶齊民。”

“一戶一戶聚集起來,為宗族,宗族與宗族構成了天下。”

胡濙的話不難理解,翻譯翻譯就是個人與組織的關係。

個人並非社會的基本元素,戶或者說家庭才是,一戶戶的家庭構成了宗族。

宗族是一種組織,科層制的官僚也是組織,一個個的工坊、學院、也是組織。

那麼組織內有關係,組織記憶體在契約、僱用、租賃的關係,組織和組織之間也存在關係,合作聯盟、對立競爭、難捨難分的關係。

正如沒有人可以離開別人的勞動一樣,組織和組織之間,也是巢狀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任何的組織可以離開其他組織。

胡濙雖然只畫了幾個圓,裡面寫了幾個字,人、戶、宗族、天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胡濙頗為興奮的說道:“修身是人,齊家是戶,治國是宗族。”

“《禮記》曰: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國,字本義是邦國,封邑。

最外面有「囗」,表示土地範圍和守備,因為國內,有保衛城池土地的武力「戈」。

《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析言之也。

所以,胡濙將國解釋為宗族是毫無問題的。

在禮記講究修身齊家,齊家國治,國治天下平。

這明確表明了一種社會的遞進、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

胡濙繼續說道:“羅馬法中強調父權,最終就是強調宗族法大於律法,他們的家長權,凌駕在了律法之上!”

“所以宗族就會牢不可破,固若金湯,就形成了一個私權至上的社會狀態。”

“私權至上,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社會鬆散,沒有骨架,他們就只能訴諸於鬼神。”

“所以,即便是大秦國在最開始也是多神教派,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可避免的訴諸於鬼神,終於在狄奧多西一世手中,正式確定了一神教的派。”

“隨後狄奧多西一世將兩個兒子分封為了東西兩個大秦國,西秦被日耳曼蠻族所滅,而東秦即將亡於奧斯曼人之手。”

私權至上導致家族遍地都是,家族之間的關係以冷漠仇殺、對立競爭為主。

所以西羅馬的滅亡,致使整個泰西陷入了無休無止的永夜之中,殺戮、血腥、無序、暴戾充斥著整個泰西大地。

中國有個階段有些類似,三國亂戰之後,緊接著的魏晉南北朝,這是一個長時間的戰亂時代。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完全完全荒唐的年代,沒有一絲絲的美好。

魏晉南北朝大思辨的結果就是:均田府兵制。

胡濙繼續說道:“正式因為家長權大於法權,使得大秦國和西秦、東秦國,始終都無法誕生科層制的官僚。”

朱祁鈺忽然想到了日後的美利堅,人家那邊壓根沒什麼權力尋租的概念,一切利用權力獲利的行為,都是合法的。

胡濙講的很有道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