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搞過大選秀女之事,結果搞出了大亂子。
正統七年,朱祁鎮親政了,立刻就有了傳聞,皇帝要選秀女了!
民間相傳,謂朝廷欲選用女子。
凡有女之家,沒有許配的人,不選擇女婿就為婚配,及笄者,不備六禮就趕緊成婚。
甚至還有把女兒們,藏在親戚的家裡。
京師如此,傳之天下,驚疑益甚,朝臣鼓譟,上虧聖化,下敗彝倫。
鬧到什麼地步?
女子七八歲到二十歲,沒有不婚嫁的,沒有不擇婿的!街上結婚的人,摩肩接踵,跟搶劫一樣!
甚至害怕官府禁婚,趁夜舉辦,把生米煮成熟飯,先把事辦了再說。
大明上下,無問大小、長幼、美惡、貧富,都以結了婚為幸事,遠到山野鄉村,近入士夫詩禮之家,都不能倖免,亂糟糟的如同兵禍。
這事鬧得多大?
是謂千里鼎沸,男女失配,長幼良賤,不以其偶,官府不能禁,禮樂崩壞江西、閩廣,極海而止。
為何如此?坊間謠傳,皇帝要選三千宮女!
最後,朱祁鎮的是選了三百宮女入宮。
百姓這麼大的反應,是有道理,因為並非選一後三夫人九嬪,而是入宮做宮女,這做宮女,只有部分女戶,免除部分的徭役。
等同於強搶民女。
朱元璋皇明祖訓裡規定了此時,一後三妃,連九嬪都不讓設。
朱祁鈺想到了自己的泰安宮,所有全都用上,也住不了三百宮人啊……
朱祁鈺的意思很明確,可以選,但只能選一點點,
可以選,但是不能鬧出亂子來。
“陛下,原來是顧慮這個。”于謙這才知道,陛下是擔憂有人因此藉機造謠生事,同時惹得內外鼎沸。
他笑著說道:“陛下是選婚,是一後三夫人,而不是選的宮人伺候,張皇榜名告天下,則讒言不可進也。”
“若是陛下不放心,交給禮部尚書胡尚書便是。”
朱祁鈺點頭說道:“那就照搬吧,朕也有一個人選了,就不必要大動干戈了。”
“民間選一女子即可,沒必要折騰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