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京師講武堂。”朱祁鈺到馬廄,牽出了戰馬,翻身上馬,奔著京師講武堂而去。
京師講武堂,乃是由原京營舊址翻蓋而成,大約有半個坊大小的京師講武堂。
已經陸陸續續徵調民夫、軍士,建好了。
本就具有軍事職能的老營,正式變成了講武堂。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朱祁鎮修的大隆興寺緊鄰京師講武堂,侈極壯麗,連綿不絕。
現在大隆興寺改武廟了,裡面供奉的是武廟十哲和大明曆代功勳。
朱祁鈺來到講武堂外,翻身下馬。
講武堂正門,右側為:殺盡敵虜方罷手,左側為:馬革裹屍始回頭,橫批為:盡忠報國。
岳飛的背上刻著的那四個字,盡忠報國。
而岳飛的一生也在踐行著這四個字,奈何他遇到了趙構,最終被陷害,在大理寺獄中,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字,拉肋而死。
這是朱祁鈺親自提筆,寫好刻在山門上的對聯,就是告訴踏入此門之人,其一生的志向。
而在入門的衛室之後,是三路四進的兩層磚木瓦房,三條路,四排房舍,三路四進。
而這四排房舍,是學校山長、祭酒、教習、提督內臣、軍需、太醫署等等機構。
朱祁鈺任山長,楊洪乃是講武堂祭酒,可惜還未履任,楊洪就不得不為了大明江山安泰,再次以七十歲高齡戍邊,祭酒暫時懸空。
本來祭酒朱祁鈺打算讓于謙暫領,可是于謙堅決不受,最後只能懸著了。
于謙不受的理由很簡單,兵部掌軍權,那是權宜之計,陛下收回軍官任免職權,那是理所當然。
他兵部尚書再摻和進去,那不是攬權之嫌,而是攬權之實了。
而教習,乃是京師舊京營的老營兩萬軍中,優而擇優、精益求精的把總擔任,技戰術一流。
而提督內臣,則是朱祁鈺的大璫,李永昌擔任,他曾經在彰義門、德勝門外,幫助石亨整理軍務,對此比較瞭解。
軍需則由戶部員外郎一人擔任,軍醫則是陸子才從太醫院選出來的良醫。
而朱祁鈺特別設立了一個與講武堂不遑多讓的分校,名叫掌令官講習堂。
掌令官本就負責督戰之務。
比如大明軍令明文:若頭目不顧軍士,先自退怯者,許掌令官即斬其首,別選頭目代領。
頭目不勇不進,致軍士失陷十人者,許掌令官斬首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