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朱祁鈺缺鋼,尤其是簧片的彈力需求極大,王恭廠和兵仗局為了武裝緹騎,已經用光了合用的鋼料。
擴大生產,勢在必行。
擴大鋼料生產,就必須擴大燋炭廠,而擴大燋炭廠,勢必要用到西山煤山。
西山,西山是當年朱棣親自選定的地方,作為皇帝陵寢之所在。
後來卻逐漸發現了煤山,京師百萬,用炭用煤不計其數。
柴米油鹽,柴字當頭,這西山煤田之事,煤窯便逐漸多了起來。
即便是都察院禁止約束,錦衣衛們巡查,嚴禁私自開採在朱棣的頭上動土挖煤,重罪不赦。
但是依舊是蔚然成風,窯井無數,獲利極多。
內官監成敬去探看了一番,整個西山煤窯官窯只有一兩座,而民窯卻是鋪滿了整個西山。
朱祁鈺料定,西山煤山已經被內外官豪勢要們給霸佔了。
朱祁鈺斷定了西山煤山被內外官豪勢要之家所佔據,與盧忠調查是相符合的。
盧忠手底下,一直在走訪西山煤窯,雖然還沒有盤查清楚,到底是誰的窯,但是盧忠已經摸到了不少的脈絡。
錦衣衛不搞走訪,那還是錦衣衛嗎?
首先這建窯,首先就需要出工本,需要找力夫石匠,開砍成井,掏水數十日,才能下腰,若非內外官豪勢要之家,絕對付不起這等工本。
大明有祖訓:鑿山伐石之禁。
可見開煤窯賺錢啊。
所謀之豐厚,連勳戚勢要之家,都不顧皇明祖訓的約束,在朱棣的頭上動土開窯!
馬聖曾經說過: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大膽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
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
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
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上絞架的危險。
顯然為了賺錢,一些人已經瘋癲了,即便是被抓到要砍頭,也要私設窯井,偷偷採煤。
這玩意兒到底有多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