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此疾根由已久,非一家一地,一門一戶,牽扯甚廣,太宗文皇帝牽連數百人,最終只是抄家了事。”
產權不清,找不到直接責任人;
查辦此事的人,也是食利者,他自己都住豪宅,自然稍有風波,必然是:傳下去,陛下要清產了。
牽連甚廣,根深蒂固,于謙對此事知之甚詳,他自己可以住破宅子,不嫌寒酸,他自己可以兩袖清風,不嫌貧寒。
但是他不能要求其他人和他一樣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于謙是個典型的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君子。
朱祁鈺自然不是啥君子,他的歪門邪道的盤外招、奇思妙想實在是甚多。
“朕知道,朕沒打算查。”朱祁鈺十分確定的說道。
于謙還以為朱祁鈺就是臨時起意,也沒多想,趕忙說道:“那臣這大宅子,也住不安生。”
朱祁鈺喝了口茶,擺了擺手說道:“於少保,朕來問你。”
“這大宅子,住的可還好?一應開支出自內帑,家裡的開銷很少,這大明俸祿是不是就顯得不是那麼寒酸了?”
于謙完全想不明白陛下到底是何意,只好照實說道:“那自然是極好的,若是沒有太多的開支,大明俸祿,就不算少了。”
“這就是朕要辦的事。”朱祁鈺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深意到底是什麼。
但是于謙依舊是雲裡霧裡,陛下的話,著實有點跳脫。
朱祁鈺樂呵呵的問道:“大明有於少保,兩袖清風,為國為民夙夜哀嘆。”
“試問於少保,我大明是不是還有,朕看不到的這樣的臣子,在朕看不到的地方,為大明盡忠竭能?”
于謙毫不猶豫的說道:“那自然是有。”
朱祁鈺嘆氣的說道:“那別人卡吃拿要,吃的滿嘴流油。”
“這些忠心的臣子,為國竭盡的臣子,這些持正的臣子,會心生怨氣,也會有怨言,更會有想法,會甘於寒舍清湯?最終慢慢同流合汙。”
“少有麒麟志,暮耕千頃田。”
“年少的時候,懷揣著一腔熱血踏入仕途,卻看著大明仕途這副模樣,最終選擇同流合汙的,不在少數啊。”
朱祁鈺嘆息,後世的他,年少的時候,夢想是做科學家!後來慢慢長大了,夢想卻變成了買房和買房。
能夠像于謙這樣,一生持正之人,實在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