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 (2 / 4)

這段詔書是給京師保衛戰定調兒,勝利者是不會被審判的,勝者為王,自然可以將事情定性。

首先必然是瓦剌入侵,這一性質。

其實從朱祁鎮被俘開始,派遣使者送去金銀之物,再到宣府、大同扣門之舉,最後到德勝門外想要讓于謙和石亨迎駕之事,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尤其是朱叫門的龍旗大攆出現在了德勝門外,大明新皇帝不得不親自上陣,這件事更是著墨極多。

這道聖旨,會透過驛站,通傳全國各地,告訴大明的百姓,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宣讀冊封聖旨就用了小半個時辰。

王直一直等到了旨意宣讀完畢,才起身出列說道:“陛下,臣有大事啟奏,陛下,該移宮了。”

“陛下乃大明英主,卻一直住在王府裡,坊間多有傳聞,臣斗膽,還請陛下移宮。”

王直作為文官之首,並沒有覺得這份聖旨,有任何的不妥。

太上皇做的,陛下自然說的。

太上皇帶著二十萬精銳,在廷文武七十餘人,征戰迤北,一戰被打的全軍覆沒。

大明新皇帝帶著一群京師老營2萬人,備操軍、備倭軍20萬,打的也先抱頭鼠竄。

而且不是依託於城牆有利地形,是在城外與敵接戰!

為什麼說不得呢?!

王直作為吏部主事,文官之魁首,壓根對聖旨的任何反對的意思。

反而覺得陛下該移宮了,一直住在郕王府算怎麼回事?

朱祁鈺則看著王直,一言不發,坊間傳聞,其實只是託詞罷了。

之前朱祁鈺一直住在郕王府裡,也沒見王直請求移宮,現在京師保衛戰打完了,開始請旨移宮了。

算是以王直為首的大明文吏,認可了朱祁鈺這個皇帝。

朱祁鈺卻不太想同意,他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唐明皇李隆基要住在興慶宮內,而不是移宮到太極宮或者大明宮。

太極宮是隋宮舊址,唐初李淵、李世民都在太極宮,大明宮是李世民為了安置李淵建的宮殿,而後李淵病逝,大明宮停建,隨後在武則天手中興建。

之後大明宮就成為了大唐的政治中心,但是李隆基偏不住在大明宮或者太極宮,而是在自己的藩王舊址上翻蓋了興慶宮,一直在安史之亂之前,都住在興慶宮內。

這是為何?

朱祁鈺本身是庶皇帝,這皇位乃是群臣共舉,那封來自迤北的禪讓詔書,連個印都沒落,在廷文武,都心知肚明,那是假的。

在朱祁鈺看來,這皇宮,就是群臣立的豬舍罷了。

他們想要養豬,而朱祁鈺偏不想當那頭任人擺佈的豬。

住進了皇宮之後,他還能那麼方便的接見於謙、金濂等朝臣們?

不能,他必須透過文淵閣才能召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