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衣服就夠大明開爐上百次了,陛下這個愛好,真的不算貴。
大明皇帝願意關注軍工廠,這對兵部而言,是一個重大的利好訊息,他沒必要阻攔。
隨著爐子的再次點燃,多人協作的風箱再次開始工作,呼嘯的風道向著景泰爐撲去。
鐵料、木炭、石英石、白雲岩、石灰石混合,在工匠不斷的搖動之中,慢慢爬升,從爐頂傾斜而下,淹沒在爐內的火舌之中。
在加熱的風力之下,火苗洶洶,所有的物料變成了紅色,隨後慢慢融化在了爐底,明黃色的鐵水緩緩的流過中橋,在前包爐底匯聚,慢慢升高。
大明的工匠們經驗極其豐富。
他們甚至可以透過聽爐內火舌舔動的呼呼呼聲,來判斷加料時機;只要瞄一眼就知道哪個風道堵了;稍微聞一聞,通紅髮黑的釉質散發的味道就可以減少或增加石英石、白雲岩的數量。
“轉風道!”一個工匠大聲的喊道。
前包的風道開啟,幾個工匠用力的拉動著風向,加熱過的空氣,如同針一樣源源不斷的衝向了前包,釉質開始起泡,並且向著排釉口加速排出。
不對勁兒,這是排釉口的爐前工的第一反應。
排釉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確切的說,釉質在鐵水上漂浮,在排出的時候,通常是通紅髮黑的絮狀物。
就像是黑色的黏糖一樣,需要他去打釉。
每次爐前工都需要將手中的鐵鏨子戳進排釉口,用力的捲動才能拉出釉質。
但是現在只要戳開排釉口,釉質會流出排釉口,而不需要爐前工戳進去捲動。
“要炸爐了!”爐前工面色驚變,大聲高聲呼喝了一聲,讓所有人撤離。
溫度太高會炸爐,爐前工的高呼聲驚動了所有人,他們立刻離開了景泰爐的範圍。
朱祁鈺甚至不知道在發生了什麼的情況下,被錦衣衛護在了身前。
“砰。”
隨著一聲巨響,爐前包的磚石蓋騰空而起兩尺多高,是被包裡的膨脹的釉質頂開,隨後又重重的落在了前包的外圍,沒有砸壞前包。
鐵水四濺。
“沒有炸爐。”負責景泰爐的大師傅徐四七,擦了擦額頭的汗,雖然出了點小意外,但是並不是什麼大事,前包蓋被頂跑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