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在大澤山搶修防線的同時,楊彪也在萊州城搶修防線,本來錢天錫抵達萊州後,就一直搶修城牆。
只不過萊州百廢待興,城牆修補的進度一直不快。
好在天齊山窯廠已經出產水泥,有水泥修補城牆,利用水泥快速成型的效果,城牆修補的進度提升了不少。
加上城中的百姓本就恐懼東虜,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人人爭先。
原本被孔有德火炮轟的千瘡百孔的城牆、甕城、馬面、垛口、箭塔皆是用水泥填的七七八八,楊彪還是不放心,又命人效仿高陽,把原來三丈高的城牆又加高了一尺半。
靖北軍原先的十六門大將軍炮以及在濟南繳獲的二十八門火炮也被部署到了城牆上。
城內的百姓又從附近的天齊山和雲峰山運來了大量的石頭和木料,用來趕製滾木和擂石。
至正月二十日蘇國棟的水師也抵達了萊州以北的刁龍嘴。
登州作為海防要塞,從嘉靖年間開始,明廷一直致力於發展登州水師,至天啟元年,登州水師已經擴編至登州水師共五營十哨,擁有大小戰船近兩百餘艘,官兵三幹餘人。
按明軍編制每營分左右兩哨,每哨設哨官一人,每哨配備福船二艘、海蒼一艘、艨艟二艘,其餘沙船、連環船、火龍船、蒼山船十餘艘。
由於崇禎四年開始的萊登之亂,登州水師大多數戰船借被孔有德或者到了遼東,明登州水師名存實亡,至崇禎十一年方才重新編了三營兵,只不過船隻的數量有限。
蘇國棟所部的水師只有福船兩艘,海蒼船三艘、艨艟三艘,其餘盡是些沙船、連環船之類的小船。
蘇國棟本是登州水師遊擊,孔有德叛亂後,他誓死不降,由於陸上補給斷絕,只得退守劉公島,孔有德撤離登州後,朝廷議蘇國棟喪師棄船之過,本欲罷職斬首。
時任內閣首輔的溫體仁力排眾議,認為蘇國棟兵少船弱,在萊登俱叛的情況下,能保有部分水師,已經是盡心職守了,崇禎方才留其官職,著其戴罪立功。
這次蘇國棟是抱著戴罪立功的心思,在收到李興之傳令後,就率領船隊出了海,直奔萊州。
李睿本來對自己做這個水師鎮鎮將還是充滿期待的,在李興之下令後,就收攏了一千餘熟知水性的漁民,然而在看到蘇國棟的船隊後,心就涼了半截。
這他孃的叫水師,一眼看去,也就五六條大船,其餘的和那些出海打魚的漁船沒什麼區別。
只不過那兩條大船是真的大,看上去就如同一堵移動的城牆一般。
蘇國眉飛色舞地向李睿介紹起來。
“李將軍,你看那兩艘福船,乃是末將的旗艦,怎麼樣?夠威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