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二年正月十五,李興之率領濟南十餘萬軍民抵達了他所預想的根據地萊州城下。
有錢安寧和錢天錫在萊州打前站,百姓的住宿問題並不很難解決,原來的萊州城就能安置近十萬百姓,城內的房屋又基本修繕妥當,雖然大多是木製和竹製,但是遮風擋雨卻不是問題。
復耕土地、整頓漁民、這些事情有錢安寧和錢天錫等人處置,李興之暫時不管,因為他沒有時間去管。
根據他對歷史的瞭解,這次清軍進攻山東,可是攻破了青州,甚至殺入了萊登境內,只不過由於萊登實在沒有油水可撈,才不得不收兵返回。
但是這次卻有些意外,濟南的錢糧被靖北軍洗劫一空,誰也不知道這些清軍會不會攻入萊州。
所以李興之在進入萊州的第二天,就召集了靖北軍諸文武商討如何改組靖北軍以及在掖縣佈置防線事宜。
其實在濟南招驀了四千三百名新兵後,李興之就動了將整個萊登納入軍管的心思,也就是成立軍政府,由軍政府統一管理萊登的軍事行政事宜。
只不過成立軍政府,李興之又恐怕打擊了崇禎帝和大明朝廷那顆脆弱的玻璃心,故此李興之決定改萊登總兵官署為靖北軍帥府,由自己出任軍帥一職。
對此,諸將並沒有意見,畢竟無論是萊登總兵還是靖北軍帥府,無非是名字不同,咱們不還是都叫大帥。
魯良直卻是心中煩悶,這改成軍帥府,將整個萊登納入軍管,這事實上就是藩鎮了,遼東那些軍頭,雖然也是半獨立化,對朝廷的聖旨陽奉陰違,但到底沒有改弦更張,若是任靖北軍發展下去,再將手頭這萬餘軍馬訓練成軍,那朝廷如何制約。
在魯良直看來,藩鎮的危害較之流寇更大,因為藩鎮有獨立的地盤,管著轄區的軍務和民政,長此以往,這萊登的二十萬軍民恐怕就只知道李大帥而不知道大明朝了。
李興之可不管魯良直怎麼想,整合萊登,成立軍帥府是他的既定計劃,這根本不可能更改。
宣佈成立軍帥府後,李興之就是開口說道:“諸位,既然咱們選擇萊登作為根據地,那必然要保我萊登百姓,不知諸位對於如何佈防可有意見?”
魯良直起身讚道:“李帥時刻以百姓為念,真是我等楷模,如何佈防,下官早有腹稿,諸位請看。”
他雖然對李興之設立軍帥府之事不滿,但是對於兵事還是頗為精通的,要不然也不會憑藉新安縣城,屢次擋住東虜的兵鋒了。
諸將大多都是平民出身,也就是張邵謙、郎紹貞等人是低階軍官出身,對於戰略上的問題,確實不是太懂,這會一個個巴巴地看著魯良直。
魯良直卻早有準備,當下命人取來萊州地圖,顧謂眾將道:“我膠東不光水系縱橫,亦有山川之利,大澤山位於平度的北部,是膠東西部最高的山峰,山脈呈東西北走向,橫亙平度、掖縣、招遠、萊陽,綿延百餘里,地理位置十分險要。”
“魯先生有心了,初到萊登就將膠東的地形吃透了,本帥有你輔佐,直如劉玄德遇諸葛孔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