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城。
大清的睿親王,奉命大將軍多爾袞此刻也和頓兵高陽的饒餘貝勒阿巴泰一樣進退不得。
多爾袞是老奴,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滿語中的意思就是狡猾的獾子,深得老奴所喜,老奴天命十二年,也就是多爾袞十四歲時就被封為貝勒,和奴酋洪太等人同級。
洪太繼位後,為了對付和他一起面南而坐的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等人,洪太又令多爾袞掌正白旗,以制衡代善等人在朝中的影響力。
在剝奪了代善等人的權力後,如今二十七歲的多爾袞實際是已經成為清廷的二號人物。
由於老奴死後,洪太等人逼死多爾袞生母阿巴亥,多爾袞對洪太等人,早就心懷不滿,只不過清廷大勢已經在洪太掌握之中,多爾袞只得表面恭敬,暗地裡卻積蓄力量,妄圖有一天能取而代之。
對於此次南征,多爾袞是充滿期待的,第一可以搶掠人口,削弱明朝,充實大清的力量,第二則可以立下戰功,加強自己在清廷的威望,第三也可以拉攏同來的慶親王嶽託等人。
事實和他預想的一樣,清軍破關之後,就是一路橫掃,明軍望風披靡,唯一敢戰的只有那個盧蠻子,只不過盧蠻子手中軍馬不多,只有兩萬多人,至於從遼東過來的關寧鐵騎,他們敢在八旗兒郎面前亮刀子嗎?
這次攻保定,多爾袞的目的就是將盧象升誘出來,以求畢其功於一役,將京畿唯一一支能打的明軍徹底解決,那大明的京畿的資源,還不是任由滿洲兒郎去取去拿麼。
然而自大軍進入保定後,大清的睿親王就是有點頭疼,保定參將劉光勇居然敢公然抗拒大清軍天威,仗著城牆堅固,城上的火炮又多,拼死抵抗。
說實話,只要不惜人命,多爾袞確信自己能攻下保定,但是大清總共才多少人馬,就是死上一兩千人,拿下保定也是得不償失的。
當然拿不下保定,也不算什麼事,大不了效仿在遼東,攻打錦州故技,來個圍點打援,就在保定境內全殲盧象升所部。
果然不出睿親王所料,在關寧軍遲遲不能抵達牛欄山後,盧象升殲敵一部的計劃已經完全破產,明朝皇帝已經奪了盧象升總統兵馬之權,著其立即率部救援保定。
就在睿親王以為得計之時,高陽的饒餘貝勒阿巴泰卻傳來求援的戰報,明廷保定總兵黃文昌亦誓死不降,在高陽屢次挫敗大清軍的攻勢,甚至令大清損失了近兩千滿漢大軍。
“混賬,就這幾天,阿巴泰就折了近兩千人馬,還有數百個滿洲勇士,七哥這仗是怎麼打的?”
保定清軍大營內,隨同多爾袞一起西征的豫親王多鐸拿著多爾袞遞過來的高陽戰報就是怒氣沖天。
“十五弟,現在咱們不是討論阿巴泰作戰不力的事情,而是要不要調兵增援高陽,你們說怎麼辦?”
多爾袞這會的臉色陰沉的可怕,這次南征,就在這保定總兵黃文昌手中折了近四千人。
大清八旗軍攏共不過三百牛錄,加漢軍旗和蒙軍旗,總兵力不過十三萬左右,能吃的消折幾個四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