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泰頓兵城外,卻再沒有發動對高陽的攻勢,而是不斷地派出軍馬出營打糧,這樣的部署,就是傻子都能看出這是在等東虜的援兵,自然瞞不過城內的李興之了。
撤離高陽,李興之自然不會考慮,阿巴泰手中猶有四千軍馬,這裡面可是有近兩千騎兵,高陽周圍又沒有什麼深山密林,李興之可不認為自己能夠擺脫辮子兵的追殺。
不能撤退,那只有死守城池了,不過李興之也不是沒有後手,楊彪和宋廣坤他們昨天就開始在高陽的東南角開始開挖地道了,只不過由於阿巴泰的大營距離城池有三里左右,這地道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按宋廣坤的建議,楊彪是從南城雷之先的府邸開挖的,因為他的院子足夠大,挖出來的土方也容易處理。
經過一天的挖掘,也不過剛剛挖出了城牆,這條地道,寬約四尺,高不過一人左右,頂部距離地面也不過三尺,為了避免坍塌,在挖掘的同時,楊彪就是令人在地道頂部鋪上木板,然後在兩側打上木樁固定。
高陽地處華北平原,幾乎家家都挖地窖,懂的如何挖掘的人自然很多,楊彪一共組織了三批人手,輪流替換,挖掘的挖掘,運土的運土,提土的提土,倒也不是太難。
只不過隨著挖掘的距離越來越遠,地道內人數的增加,呼吸自然越來越困難,所以挖掘的進度並不快,據宋廣坤和李有才估計這地道挖到清軍大營,估摸起碼也得要五六天。
挖掘地道需要時間,李興之自然不可能天天盯著,自昨日擊退了清軍大規模的攻勢後,李興之便準備將城中的青壯編入軍中。
因為透過這兩日的守城戰,這些青壯的膽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缺乏的只是系統的訓練。
故此李興之就是吩咐代理知縣錢安寧負責招兵事宜。
錢安寧不敢怠慢,當下就以高陽縣令的名義命令縣衙的填寫榜文,準備招驀城中青壯入軍。
第二日一早高陽城內便貼滿了招兵的佈告,一隊隊靖北軍士卒則拿著銅鑼在城中敲鑼喊話。
“高陽縣的鄉親們,靖北軍招人了,凡是十六以上,四十以下,身上沒毛病,能吃苦的,均可加入咱們靖北軍。”
“加入靖北軍,打跑狗韃子,跟著靖北軍,有衣穿,有肉吃。”
“要報名的抓緊了,趕緊到西門報名,只招三天,過時不納。”
高陽縣並不算大,錢安寧又刻意宣傳,招兵的訊息很快便傳遍了全城。
城中的男人們得知靖北軍招兵的訊息後,一個個惶恐的不行,雖然靖北軍進城抵抗滿洲人,但是他們到底是賊寇呀,李自成、張獻忠那些賊寇可不就是裹挾普通百姓入軍嗎?可是等了半天也不見有靖北軍計程車卒上門抓丁,。
不少有血性的年輕人,卻是熱血沸騰,他們可想不到那麼多,他們只知道在危難之際,是李興之帶著人進城抵抗東虜的,至於李興之他們是不是朝廷的軍馬,他們可不管,誰能保護他們的家小,誰就是高陽的恩人。
如果加入靖北軍,真的按他們宣傳的那樣,有衣穿,有肉吃,也不錯了,再說了有孫閣老在,就憑李興之這次的斬獲,弄個官身肯定不難,如今天下大亂,李興之能力抗東虜,只要自己好好跟著他幹,說不定將來還能博個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