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奈何地黃文昌只得將雷闖、張達和李有才等人召集了起來商議對策。
張達和雷闖皆是武夫,哪裡有什麼主意,李有才思索了一番就是說道:“東家,賊寇頻繁騷擾,我軍疲於奔命,將士們士氣低落,依學生之見,不如退守雷家堡,再做計較。
未等李有才說完,雷闖就反對道:“不成,就此退兵的話,豈不是助長了賊寇的氣焰,守備大人坐擁大兵,要是被幾十個賊寇唬住,頓兵不前的話,縣尊那裡恐怕不好交代吧!”
黃文昌和張達也對李有才的建議腹誹不已,自己等人雖然不想打,可是在高陽又是誓師,又是壯行酒,要是就這樣灰溜溜地回去,就算上頭不怪罪,自己等人哪還有臉面在高陽混下去。
然而他們自家人知自家事,現在軍心已經不穩了,要是李逆再來襲擾幾次的話,那幫流民說不得就會崩潰,到時候不要賊寇來攻,自己就敗了。
黃文昌思索了一番就是說道:“官兵剿賊,天經地義,咱們既然出征了,那就要畢其功於一役,徹底剿滅李逆,保我高陽百姓,只不過李逆狡詐如狐,頻繁襲擾,雷頭領既然奉命出征,那自然也要盡一份力吧!本將有意雷頭領帶所部人馬在樹林中攻擊前進,本將再撥二百兵與你如何?”
雷之先被殺,雷家堡被破,雷闖自然深恨李興之,而自己又極力主戰,現在黃文昌有意自己上陣,自己如何能夠反對。
李興之不敢正面接戰,只躲在樹林中暗箭傷人,所以他估計賊寇的人馬肯定不多,自己手下本有五十個護院,再加二百兵的話,在樹林中攻擊前進,想來問題不大,再者就是有什麼問題,官道上還有官軍主力呢。
雷闖略一沉吟,就大聲領命:“好!李興之的名聲,雷某也早有耳聞,早就想會會他了,如此雷某便帶隊進林,某家到要稱稱李逆的斤兩。”
黃文昌大喜過望,雷闖這個二愣子同意入林,若是勝了,自然是好,若是被李興之那狗日的殺了,那自己便再無掣肘,隨便編個理由便可退軍。
諸人計議已定,黃文昌便著張達調撥兩百新附計程車卒,準備讓他們跟隨雷闖進林。
然而這會新附的明軍早已是疲累不堪,哪裡肯起行,張達只得又帶著家丁提刀上來驅趕。
官道上喝罵聲,踢打聲,不絕於耳,又是一陣雞飛狗跳,新附的明軍好不容易在長刀的威脅下重新列隊,只那陣型看上去卻是散亂不堪。
樹林中李興之等人並沒有走遠,在明軍退回官道後又轉了過來,透過樹木的縫隙,官道上的情形眾人是看的一清二楚。
李睿看了會,就是疑惑地問道:“頭領,這是官軍?我看著還不如咱們那些佃戶組成的前營。”
李興之也在詫異,他雖然知道這個時候的明軍已經爛透了,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高陽的駐軍居然會如此不堪,僅僅兩次小小的伏擊,就將他們的膽氣打沒了。
怪不得李自成、張獻忠那幫人每次被剿入深山,官軍一退,立馬就能攻州入縣,再次聚集起數十萬大軍,這大明天下實在是從樹根到枝葉全都爛透了。
想到這裡,李興之就是冷笑道:“呵呵,李睿你說的不錯,依我觀之,官兵不如賊也,現在官兵顯然要入林,咱們先退到石氏匯合楊彪他們突襲官軍,今天就破了黃文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