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國賊> 第三百一十章左翼對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一十章左翼對決 (1 / 2)

鑲紅旗由於在萊州之戰中損失了相當數量的老兵,新充入旗裡的牛錄不是從鑲紅旗丁口中徵用,就是由其餘各旗的抽掉,所以戰力上相比於其餘滿洲八旗,相對弱了許多。

代善掌控兩紅旗已久,自然知對鑲紅旗的戰力心知肚明,所以喀爾楚和明軍的左翼暫時打成平手,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鑲紅旗不能指望,代善只能將眼光放到了右翼的那木圖和線國安所部的蒙古兵和漢軍旗上了。

那木圖是渾都和色部的首領之一,黃臺吉繼承了努爾哈赤的漢位後,察哈爾被東虜攻破,林丹汗病死,曾經的蒙古黃金家族土崩瓦解,那木圖為了部族的存亡,終是帶著族人投靠了建州,被編到了蒙古正藍旗。

線國安是遼東人,跟隨孔有德已經十餘年了,在東江鎮時就以驍勇善戰而聞名,孔有德投奔偽清後,線國安亦是被清廷授封天助兵副將,和被李興之斬首的全節一樣,乃是恭順藩下有數的勇將。

這一次會戰靖北軍,大清的禮親王代善親自督戰,那木圖和線國安也是憋了一口氣,他們知道只要得到禮親王的看中,那飛黃騰達的機會就不遠了,至於如何能得到禮親王的看中,那唯有擊破當面的靖北軍。

故此在清軍發動攻勢後,那木圖就以線國安麾下的火銃兵為掩護,自己和自己的外甥額爾德木尼各領數百蒙古騎兵從明軍左翼的側面悍然發動了攻勢。

黃臺吉編定滿蒙漢八旗,但是遼東資源有限,武器盔甲等資源也是側重於滿洲兵,蒙古騎兵還是以輕騎兵為主。

那木圖和額爾德木尼也是充分發揮了蒙古兵騎射的特長,並不硬衝第五鎮的軍陣,而是以不停地在第五鎮的側翼來回遊走,同時嚮明軍密集的大陣傾洩著箭雨。

不得不說,那木圖的戰法比喀爾楚強攻明軍大陣的效果要好了很多,往來馳騁的蒙古騎兵,令靖北軍的火炮很難尋找目標,猥集在右翼的白桿兵和鴛鴦兵又都是步兵,只能躲在盾牌後面被動挨打。

每一輪箭雨都會引起第五鎮的官兵的騷動,每一輪箭雨都會帶走數十個靖北軍士卒的生命。

線國安也是久經沙場之人,他敏銳地抓住了當面明軍被蒙古騎兵弓箭手洗禮的機會,悍然發動了攻勢。

依仗著本方火銃兵的掩護,線國安部將孫龍帶著六百餘身披雙甲的漢軍一個個持刀舞搶向靖北軍前陣的白桿兵軍陣撲了過去。

“呯、呯、呯……!”

清軍右翼的火銃聲響成了一片,孫龍以一往無前的勇氣率領本部漢軍撲向了當面被已方蒙古騎兵騷擾的有些混亂的靖北軍軍陣。

果然不出線國安所料,張武的第五鎮成軍較之靖北軍老三鎮要晚的多,又補充了大量的萊登青壯,雖然一直是按靖北軍訓練條例進行訓練的,但是畢竟沒有經歷過戰火的考驗,唯一一次戰役還是這次旅順攻打黃金山之戰。

只不過攻打黃金山計程車卒都是張武的從東江鎮帶過來的老兵,對陣東虜自然能夠一往無前,其餘各隊有不少新兵都是第一次上戰場,加上本就被蒙古騎兵攻擊的手足無措,,居然在孫龍和線國安所部的正紅旗漢軍面前節節敗退。

要不是張武及時將自己的兩個步隊的鴛鴦兵老兵頂到了戰陣之前,又抽掉了二十門火炮壓陣,恐怕這會第五鎮就會在清軍蒙古騎兵和重步兵的雙重打擊下崩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