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國賊> 第二百七十九章買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七十九章買賣 (1 / 2)

進了花廳,諸人甫一入座,王承恩就急不可耐地問道:“蓬萊侯入援錦州之事,可有定計?”

“王公公且先用茶,建奴雖是內線作戰,但並不是無跡可尋,山東和遼東隔海相望,我山東兵若是走陸路入援,實在是捨近求遠亦,在本侯看來,此戰我大明猥集九邊精銳,東虜必不敢輕視我軍,必然全師西顧,其糧草轉運皆在西平堡,若本帥以奇兵殺出,東虜糧道斷絕,錦州必穩如泰山。”

李興之指著懸掛在花廳內的巨型遼東地圖侃侃而談,彷彿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關寧軍首鼠兩端,九邊各鎮,皆是避戰自保之輩,而朝中和晉商勾連的大臣遍佈,李興之自然不敢將自己偷襲瀋陽的意圖向王承恩陳述。

“蓬萊侯,西平堡在遼河以西,乃是平原地帶,建奴攻破後,城郭、敵樓皆為八旗兵摧毀,山東鎮兵馬是否能夠擋住東虜的援軍,若是為敵所困,那可是如何是好?”

朱由檢即位後,兵災不斷,幾乎是連年用兵,王承恩這個崇禎的貼身太監在耳濡目染之下,對兵事還是有所瞭解的。

“王公公勿憂,東虜雖然兵強馬壯,但是本鎮亦有精兵兩萬,攻雖不足,守住西平堡,卻無大礙,不過朝中耳目眾多,為防走漏訊息,王公公可否只向陛下稟明?”

哪怕是虛妄之言,李興之都對大明的朝臣不放心,奴酋洪太又是一個梟雄般的人物,若是從自己的謊言中察覺到靖北軍動向的蛛絲馬跡,那自己的籌劃恐怕就要失算了。

畢竟朝中和晉商勾連的大臣比比皆是,而晉商又跟滿清政權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在後世看到的滿清檔案中,晉商為後金提供的京畿情報,細緻到每個關口的守將的姓名、士兵的數量和裝備的細條,甚至還有相當數量的軍情塘報。

崇禎初年,小冰河時期帶來災荒已經讓東北的民生徹底崩潰了,後金統治區雖然只有七十萬人口,但百姓易子而食,米價曾高達八十兩一石,布也要二十兩一匹。

依附後金政權的晉商為奴酋洪太提供了全部的火藥、八成的糧食和超過六成的金屬。

透過晉商集團,滿清才可能把劫掠來的財物、古董和金銀購變成糧食,來養活被擄掠來的幾百人人口,所以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行師遼東的計劃若是透露給朝廷,會不會透過晉商傳遞到奴酋洪太的耳中。

“蓬萊侯放心,此事出自你口,絕於咱家和陛下之耳,必然能保證山東鎮攻擊的突然性!”

李興之能保證截斷東虜糧道,王承恩自然是大喜,他也算粗通兵事,自然知道斷了糧食的後果。

若真如李興之所言,那此戰大明必然能畢其功於一役,一舉解決困擾了明朝數代君王的建奴,而自已效之以死的崇禎皇帝也會成為那個帶領大明走向中興盛世的偉大帝皇。

眾人商議之間,酒菜已經準備妥當了,為了招待王承恩,李興之是下令萊州的主要官員全部要到軍帥府作陪。

只有監軍張成因在登州水師鎮熟悉海船,而萊州府和登州城相距亦有近兩百里,故未能及時返回。

張成是王承恩親自選拔的靖北軍監軍太監,王承恩又是大明的內相,宦官中的第一人,於情於理,堵應該返回萊州,迎接王承恩這個老祖宗。

李興之也是對張成有些無語,這廝來到萊登後,對靖北軍的軍政事宜一概不問,整日價地泡在軍營裡,這次風聞靖北軍要北上航遼,說什麼也要去水師鎮熟悉海上的生活,要親自跟著李大帥攻打瀋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