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國賊> 第二百七十七章賜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七十七章賜婚 (1 / 2)

登州的蓬萊伯李興之正準備利用薛國觀之事大做文章。

京師的武英殿內,大明的一眾朝臣們也為薛國觀的事爭持不休。

“陛下,吳昌時彈劾薛國觀之事,三法司查無實據,據都察院稽核薛閣老家中僅僅九千兩白銀,並無貪汙索賄的現象,故不能定其貪汙之罪。”

主持薛國觀受賄案的吏部尚書傅永淳出列向臉色陰沉的崇禎皇帝,奏報薛國觀的案子的最終審查結果。

戶部給事中袁凱陰惻惻地說道:“傅尚書,本官從未聽過有人得了銀子還會私藏在家的,再者三法司審查可沒有上刑,薛國觀為人狡詐,不動大刑,恐怕很難招供啊!”

薛國觀是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天啟四年升為戶部給事中,當年權勢熏天的九千歲魏忠賢磨刀赫赫,發動了針對東林黨的大案。

薛國觀也是看準了形勢,上書彈劾御史遊士任、操江都御史熊明遇、保定巡撫張鳳翔、兵部侍郎蕭近高、刑部尚書喬允升等東林黨人,因此被魏忠賢看中,仕途一飛沖天。

崇禎朝是,魏忠賢被清算,按理薛國觀這個在東林黨眼中的編外成員肯定會被反攻倒算,只不過由於薛國觀因母親去世回家丁憂而倖免於難。

而新任首輔溫體仁又不喜誇誇其談的東林黨人,薛國觀這個閹黨的漏網之魚自然就被溫體仁看中,回朝之後官職是水漲船高,崇禎九年便被授封為禮部侍郎,東閣大學士,正式成為大明的輔臣之一。

自薛國觀秉政後,他發現這十餘年來只有溫體仁最符合皇帝的心意,當首輔的時間最長。

至於張至發、孔貞運、劉宇亮等人為首輔,都不是皇帝滿意的人選,所以時間不長就罷免了。

所以薛國觀當首輔,一切都按照溫體仁的所作所為來實行,乃至做人做事都效法溫體仁,想要以嚴格的法度治理國家,所以上臺僅僅一年,得罪的朝臣卻數不勝數。

這次皇帝下令徹查薛國觀,加之捐納之事,薛國觀又徹底得罪了京師的勳貴集團,按袁凱的估計,這次薛國觀很可能就是皇帝為了平息勳貴怒火的替罪羊。

皇帝的性子,朝臣們自然知曉,衝動而多疑,又刻薄寡恩,盧象升為國盡忠,至今朝廷連個諡號都沒有給,毛文龍冤死雙島,袁崇煥已經伏誅,皇帝卻不肯平反,現在為了勳貴,拋棄一個薛國觀,能算什麼事。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袁御史這說的什麼話,未能定罪,本部堂如何下令用刑。”

傅永淳也煩透了這幫言官,自己堂堂的吏部天官,你們想怎麼編排,就怎麼編排,就差沒說自己和薛國觀有所勾結了。

“陛下薛國觀貪汙御史史翲髒款三萬兩之事,現有史翲家人作證,證據確鑿,按祖制當剝皮實草,處以極刑。”

戶部給事中汪應元,吳昌時同時起身進言,一副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模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