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臨近春節,李興之還是決定儘快返回萊登,畢竟此次出征靖北軍花費了大半年的時間,他亦有些擔憂萊登大本營的安危。
崇禎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靖北軍決定回師,為了輕裝簡行,這次繳獲的武器,李興之全都丟給了趕來圍堵張獻忠的四川巡撫邵捷春,同時也贈送了八百餘顆首級給了四川總兵曾榮耀。
邵捷春和曾榮耀大喜過望,有了這批繳獲和首級,他們完全可以把賊寇的數量誇張成到十倍甚至二十倍,至於俘虜,抓一些流民湊數就是。
當然流民的死活,高高在上的邵部院和曾大帥是根本不會關心的。
他們在乎的是憑著潰敵近萬,陣斬一千的功勞,朝廷會有什麼封賞,自己手中的權利會提高多少。
為了答謝蓬萊伯的大恩,邵捷春特意從夔門調來了近百條運輸船,以方便靖北軍溯江而下。
有了這批船隻,這次收攏的降兵和馬騾俱可以裝船起行了。
崇禎十三年正月初一三,在和邵捷春簡單渡過了春節後,靖北軍在萬源渡口登船,準備由漢水轉入夔門入長江溯江東下,回師萊登。
襄陽,督師行轅!
大明內閣次輔,禮部尚書楊嗣昌自左良玉入川后一直心緒不寧。
左良玉、賀人龍同時入川,鄖陽雖然留守的軍馬還有近四萬人,可是他自家人知自家事,這些兵馬守城有餘,若是張獻忠和羅汝才回師,那這點兵馬萬萬不會是農民軍的對手。
“左良玉輕兵冒進,本閣恐怕此戰未必能一舉破賊,若是獻賊和羅汝才返身殺咱們一個回馬槍,這可如何是好?”
行轅花廳內,楊嗣昌無不擔憂地對監軍萬元吉以及新任湖廣巡撫宋一鳥等人開口問話。
“閣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左帥銳意進取,下官以為,閣老當請封其為平賊大將軍,如此左帥必為閣老效死。”
萬元吉深知,楊嗣昌這是因為此前左良玉反對他的決策,有些不滿,在他看來張獻忠和羅汝才這個時候根本不會回師荒蕪的鄖陽,畢竟鄖陽沒有糧食可以供養大軍,除非夏收以後,農民軍才有轉入湖廣的可能。
“萬總監此言差矣,平賊大將軍乃是國家名器,安能輕易授封,下官以為此戰過後,當根據各將戰功來確定合適的人選,賀人龍屢戰屢勝,打的那個革裡眼潰不成軍,功勞可不比左良玉要差。”
宋一鳥本名宋一鶴,為了避楊嗣昌父親楊鶴的諱,居然把名字改成了宋一鳥,在他毫無節操的馬屁之下,楊嗣昌遂向朝廷請旨,讓他接了原湖廣巡撫方孔詔的位置。
既然抱上了楊嗣昌的大腿,宋一鶴自然要不遺餘力地支援這個能讓自己有晉升之機的恩相了。
左良玉桀驁不馴,居然敢質疑楊嗣昌的軍令,那這個平賊大將軍,朝廷就要考慮考慮了,賀人龍、猛如虎又不是不能打,左良玉授得,他們為何授不得?
“宋部院言之有理,援剿總兵賀人龍出師以來,屢戰屢勝,自然是平賊大將軍的人選之一,本閣就看誰能成功?你再飛書猛如虎,讓他嚴守鄖陽門戶,以防獻賊回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