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招遠銅礦。
這裡本來是孔府的產業,但是現在已經被靖北軍封鎖,凡孔家在此負責的族人以及他們的家小皆已經被控制起來了。
當初高高在上的作坊管理者和打手全部被遣送至大沽河和招遠銅礦所在的夏甸交匯處開挖水庫,李興之美其名曰稱之為勞動改造。
選擇這裡開挖水庫,李興之考慮的是就近原則,第二有大沽河衝擊,這裡的土質也比較鬆軟,加上目前有剛剛開春,還屬於枯水區,開挖起來也比較方便。
按李興之的設想,這個水庫連線大沽河,南臨銅礦所在的羅山,方圓各有五里左右,深五丈。
這樣的工程量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光憑銅礦上那些接受勞動改造的顯然是不夠的。
為此李興之又按宋廣坤的建議,從登州招募百姓開挖水庫,左右現在是初春,該種的地,種子已經播下了,下海捕魚也沒有多少魚獲。
二十枚大錢一天,軍帥府提供相應的伙食,靖北軍的待遇並不高,但是主動報名的百姓依然很多,為的就是有口飯吃,而得到的工錢也能給自己的家小買上一點米糧。
在挖掘水庫的同時,宋廣坤和從萊州趕來的孫之潔也制定了相應的工匠管理條例。
這個條例明確了靖北軍工匠不再是社會最底層的匠戶,反之他們是靖北軍政府的僱工,當然這個僱工收入和他們的工作量和工作成果是掛鉤的,其實就是誰造的武器質量好,數量多,誰拿的錢就多。
按規定,靖北軍所有的工匠,在每日辰時準時進入作坊,申時過後離開作坊。
在崗期間伙食有製造局承擔,工匠的薪俸暫定為每月一兩半銀子,每人每天的工作量會有專門的管理人員記錄,每個月的月底,製造局會根據這個月產量的平均數來進行相應的獎懲。
凡超過平均數的,製造局會根據超出的數量發放獎勵銀子,當然所有出廠的武器都會刻上打造者的名字,製造局不光考察數量,質量上也會嚴格把關。
相比而言,數量不夠,最多是口頭批評,質量達不到要求則會被重罰,甚至砍頭。
當然也有休息的時間,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這是李興之制定的法定節假日,這個時間由工匠們自由分配,若是為了趕進度,工匠們可以選擇調休或者雙倍的當日工資。
此外,軍器製造局每個月還會選出十名勞動標兵,這些人不光會在製造局通報表揚,軍帥府還會拿出五十兩銀子作為獎金,獎勵給他們,對於那些能夠提出建設性提議,或者改良生產工藝的工匠,靖北軍政府會給予重獎,甚至授封官職。
說實話,靖北軍工匠的待遇並不高,遠不及宋朝時期工匠的待遇,但是較之明朝的工匠要高了很多,何況李興之又拿出了獎勵措施。
從曲阜擄掠過來的工匠自然是萬分樂意,這樣的待遇他們從來沒想過,就每月一兩半的銀子再加上家裡的婆娘種點菜,養點雞就夠他們衣食無憂了,畢竟山東這裡的糧價不過二兩左右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