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國賊> 第一百七十章土地軍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章土地軍管 (1 / 2)

製造局籌建的工作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作為靖北軍的主帥,李興之的目光自然不可能盯著一個製造局,如何最大可能地發掘萊登的人力、物力資源為軍帥府所用,同時能保證轄區內百姓能夠得到相應的保障,

自漢唐以降,華夏的歷朝歷代就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皇權不下縣,縣下皆宗族,其意思就是地方上的百姓其實是由宗族和士紳集把控。

士紳集團和宗族在把控地方的同時又利用自己剝削地方百姓獲得的利益供應自己的核心子弟,透過科舉取士的方式進入朝廷,然後再利用權利獲得更大的利益。

按明制,中舉人可以免稅四百畝,中進士可以免兩千畝,家裡有做官的官至四品的,再免兩千畝,官至二品以上的,則免一萬畝。

官紳不納糧,這個朝廷鼓勵百姓讀書的舉措,成了他們瘋狂兼併土地的理由,無數的百姓將自己的田產投獻到他們的名下,淪為所謂的佃戶。

瘋狂的土地兼併,使得大明在冊的土地銳減,也使朝廷的稅收銳減,從永樂年間的歲入三千萬兩一直到如今的四百萬兩。

不光是士紳,各地的藩王也同樣在瘋狂地兼併土地,那些地方上的軍頭同樣將軍戶變成了佃戶,使得數十萬邊軍成了實際意義上的農民。

別的不說,就是嘉靖朝的內閣首輔徐階,徐閣老,在松江老家就有良田二十四萬畝、那個名滿天下,號稱萬曆中興的第一功臣張居正,張江陵在老家亦有八萬畝良田,而被李興之裹挾到濟南的德王的莊田就有十三萬畝。

久而久之,這些掌握了筆桿子,掌握了話語權的人就成了另一種民,朝廷若是讓他們收稅,立馬就會遭到他們的口誅筆伐。

我們試想一下,真正在土裡刨食的百姓讀的書嗎?真正的百姓敢在兇殘的廠衛面前暴力抗稅嗎?那些跟隨起義軍朝不保夕的流民,哪一個不是活不下去的百姓。

明史就有記載,萬曆皇帝因為地方抗稅而氣的絕食,乃至於帝為不食者數日。“榮不足惜,何綱紀頓至此!”

俗話說不破不立,面對盤根錯節計程車紳集團、藩王、軍頭,最好的辦法就是以強力的手段將他們推倒。

不過靖北軍控制的萊登卻沒有這麼麻煩,經歷過孔有德叛亂後的萊登,原本計程車紳階層幾乎被孔有德屠殺的一乾二淨,大量的土地成無主的荒田。

時下萊登的百姓加上李興之從濟南帶過來的十五萬,也不過才二十八萬。

這點人口說實話都不夠填一個萊州府,自然不虞沒有土地分配了。

李興之唯一要做的就是頒佈相應的律法,禁止民間的私相買賣。

至於制定什麼律法,很簡單,就是將萊登的土地充作靖北軍的軍田,百姓們只享有種植權,而沒有買賣權,當然這個租期可以無限延長。

也就是說在目前的情況下,李大帥就是萊登最大的地主,這近三十萬百姓就是李大帥的佃戶。

田租方面,李興之否定了錢天錫提出的十五稅一的概念,而是降到了更低的二十稅一。

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百姓們手裡有了糧食,才會真心地擁護靖北軍對萊登的統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