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丞相條件已經足夠優厚,您還猶豫什麼?袁時中投降不過只授封了一個鎮將,還沒有固定轄區,丞相不光把湖廣的軍務許給了您,還加您為平國公,要知道整個靖北軍中也只有替丞相打下京師的黃文昌被授封為國公,其餘楊彪和王忠等隨他起事的鐵桿心腹只不過授封侯爵。”
南陽城東城城門樓上,艾能奇鬱悶地看著猶豫不決的馬回回,心中則是腹誹不已,怪不得你和羅汝才等起義軍元老被李自成這個後輩壓的死死的,這他孃的行事太優柔寡斷了。
“是啊,馬頭領,如今最有可能角逐天下的便是京師的李興之和中原的李自成,至於南都的潞王,不過是東林的傀儡,一群自守之賊罷了,咱們若不早做決斷,想著兩頭下注,早晚會為人所滅,李自成心胸狹窄,只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耳,李興之此人,屬下雖然不甚瞭解,可是這授封的聖旨卻是實實在在地擺在您的面前,依我之見,莫如投山東軍。”
張守業本是馬守應的鄉黨,也是馬營中威望最高的頭領之一,在看到馬回回還有些猶豫之後,就是起身建言,他的意思很明確,投順莫如投明。
“張頭領說的好,我聽說李興之也是賊寇出身,和咱們一樣,都是造大明朝的反起家的,想來還是會講江湖道義的,依我之見,莫如藉著出兵魯山的名義襲了魯陽關,再看朝廷對咱們到底如何?若是李興之對咱們一視同仁,咱們就索性投了朝廷,也好過提心吊膽地當這勞什子賊寇,若是李興之言不由衷的話,咱們有魯陽關天險,堅持個三五個月應該不成問題,屆時咱們也能從容退回湖廣。”
王龍和楊承祖這兩個羅營舊部對張守業的看法也非常認可,羅汝才雖喜好奢華,但是對自己兄弟還是頗講義氣的,這個時代,人講究的就是士為知己者死,趁著李自成遠在河洛的機會,王龍等人皆是認為這是替羅汝才報仇雪恨的良機。
“唉……諸位說的是有道理,這樣吧,明日咱們就出兵,老張你帶本部兵馬留守府城,本頭領自統大軍先破了魯陽關,取回兄弟們的家小。”
打著順軍旗號的馬守應部是在李信的陪同下一路北上,直奔魯陽關。
前方戰事吃緊,守關的順軍主將田虎雖然對馬回回這個被李自成逼離信陽的農民軍領袖還有幾分疑慮,但還是在馬回回部抵達魯陽關之前,將所有的糧秣送到了關外。
“怎麼,李參謀和田頭領這是不想讓本頭領入城了,看來闖王還是不信任我老馬啊,算了,這糧食咱也不要了,老子這就退回南陽。”
魯陽關下,馬回回一臉不忿地看著緊閉的關門以及城外早就裝車的糧草,作勢就要帶兵返回。
“馬頭領,使不得,使不得,關閉城門是為了防備明軍,怎麼可能是防備您呢?您且稍候,學生這便去叫門。”
有求於人,就要有有求於人的態度,在李信看來,雖然馬回回和李自成有些不睦,但在對付朝廷這方面,馬守應卻是所有義軍頭領中最堅定的,按理說,馬回回應該不會有背棄起義軍的念頭。
“這還像句人話,你放心,本頭領只帶親衛進關,咱可不是背信棄義的小人。”
馬回回見李信同意,心中大喜過望,口中卻藉故諷刺了一句李自成的不是。
“這個,學生這就去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