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圍城的同時,明國右都御史馮銓也硬著頭皮帶著李興之的手書抵達了錦州。
駐守錦州的滿洲正白旗固山額真蘇納得知來人是明國的招撫使臣後,不敢怠慢,連忙遣人將馮銓緊急送往遼陽城。
正所謂無巧不成書,馮銓抵達遼陽時,南明偽朝派往遼東聯兵的使者由左僉都御史左懋第、沿海五鎮水師提督陳洪範、禮部右侍郎馬紹愉等人也被清安平堡駐軍解送到了遼陽城內。
偽清國都遼陽並不是原明朝遼陽城,而是老奴攻取遼陽後, 在離城八里處重建的新城。
城周長六里零十步,高三丈五尺,東西廣二百八十丈,南北袤二百六十二丈五尺”。有城門八座,分別為:撫近、內治、懷遠、外攘、德盛、天祐、福盛、地載。
城內有諸滿洲王公大臣的住所、投降後金的部分漢官住宅和商業店鋪以及理政殿和汗王宮兩處宮殿,這兩座宮殿坐北朝南,正對遼陽南門天佑門, 正是如今偽清皇帝順治和攝政王多爾袞理政之處。
自使臣胡貢明被扣留, 明國軍隊大規模在寧遠和山海關等地集結後, 多爾袞就知道小李賊是想趁著天氣轉暖之際,再次伐遼,故一直整頓兵馬,積極備戰。
“兩撥明使?”
多爾袞懵了,他最先想到的是小李賊又在耍什麼詭計,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還是決定在大政殿召見明使,左懋第等人由於先期進城,故排在第一順位,被請進了偽清皇宮。
“外臣見過清國攝政王殿下,李逆悖逆亂國以來,天崩地裂,綱常盡毀,故我江南軍民,奉顯皇帝第七子桂王,暫登監國之位, 欲盡起江南之兵, 北伐神京,復我皇明正溯,然李逆猖亂,非我江南之力所能制也,外臣聞,大清前與李逆有遼南之恨,後又有盛京之痛,其兵鋒過處,當真是伏屍遍地,血流漂擼,我監國殿下悉之,亦深憤逆軍獸行,故欲與貴國南北夾擊,共殲醜類,若剿除李逆,我皇明願承認大清,每年供奉金萬兩, 銀三十萬, 絹五十萬匹,世代交好, 永為兄弟之邦。”
在海上漂泊了一個多月,南明偽朝使團根本沒想到,靖北軍已在月前突破了長江防線,十餘萬大軍橫掃南直隸等地的訊息,進了崇政殿,陳洪範就命人獻上金銀,恭恭敬敬地將來意,向坐在御座一側的多爾袞行了一禮。
“呃……貴使快快請起,快快請起,來人啦,速去府庫準備上好東珠百顆,人參千支,作為國禮,回贈大明監國殿下,以示我大清和明國世代交好之意。”
多爾袞喜出望外,這真是瞌睡有人送枕頭,大清和明國交戰三十餘年,對明國的國內的情報還是瞭解的。
所謂漕糧一斷,京師必亂,明國南北分立,那殘破的北中國,斷不能支撐小李賊東征遼東,那大清反敗為勝的機會就來了。
“貴使,遼東苦寒,糧草物資本就匱乏,若欲合擊李逆,貴國還需提供相應糧秣,若不然,我大清軍就算再驍勇,也沒有力氣助貴國平堪定亂。”
正白旗固山額真圖爾格也是喜形於色,大清雖然面臨著遼南和遼西的壓力,小李賊同樣再一次陷入了兩線作戰的窘境,只要大清緩過勁來,鹿死誰手,尚未可知也。
“貴國若肯出兵,我皇明監國殿下自當襄助錢糧。”
陳洪範有些意外,他沒想到被世人稱為蠻夷的東虜,居然這樣好說話,一口就答應了和南都監國行在聯兵的請求,而代價不過是一點錢糧而已。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