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國賊> 第六百一十一章趙國公過江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一十一章趙國公過江了 (1 / 2)

史可法退至池州後,武昌南征大軍終於出兵,湖廣剿總總督楊彪親領第一鎮、獨立八至十鎮以及馬守應所部,共計七萬大軍,號稱二十萬,於六月十六日出兵,水陸並進, 直撲南都。

永曆元年六月十八日,徵東大軍抵達九江,劉良佐束手聽令,王忠即令其攜帶本部軍馬隨軍,其餘裹挾之百姓,全部發還回家, 並收攏船隻一百六十艘, 兵勢日甚。

七月一日, 靖北軍水師抵達安慶, 安慶知府楊肇泰在無一兵一卒的情況下,自知無力抵擋官軍,遂令府丞黃良文向京師方面納降,自己則掛冠而去。

七月四日,靖北軍前鋒殺入池州,史可法是戰不得、守不得、降不得,遂改駐太平治所當塗,準備做垂死掙扎,這個時候史可法已經有了為南明桂王政權殉節的打算。

遂在當塗做作書絕命書於夫人“恭候太太、楊太太、夫人萬安:逆軍前鋒已至太平,雖至今尚未兵臨城下,然人心已去,收拾不來。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隨我去否?如此世界,生亦無益,不如早早決斷也。太太苦惱, 須報四太爺、大爺、三哥大家照管。炤兒好歹隨他去罷。書至此,肝腸寸斷矣。七月初四日,法寄。”

這封家書送至南都時,正巧被顧炎武、黃宗羲二人得知,遂有了觀音門駁斥百姓之事。

“這個……。”

百姓們無言以對,顧炎武說的確實有些道理,劉良佐所部號稱有十萬之眾,又有九江堅城,都能不戰而降,史閣部帶了三萬兵退守太平,那也算不得什麼事。

“諸位鄉親還是散了吧,京師那邊來的軍馬也是大明兵,南都城內的官兵也是大明兵,無論是哪個得勢了,對咱們百姓都不會有什麼傷害的。”

顧炎武雖說南明偽朝是個兵部司務,但對誰主政,他是真的沒有什麼意見因為在顧炎武看來,亡國”與“亡天下”,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亡國”是指改朝換代,只不過是換個皇帝或者國號,這類事只需由皇帝帝及大臣和爭權奪利的人去關心;而“亡天下”則是敗義傷教,表面充塞著仁義道德,實際上就是國家出現類似蒙古入主中原,使華夏民族成為蠻夷的奴隸,破壞了華夏文明的傳承性,當然顧炎武雖對改朝換代沒有什麼抗拒感,但是對史可法的忠貞還是頗為欣賞的。

“顧先生說的是!”

“顧先生說的有理!”

自古民不與官鬥,有顧炎武這個兵部的司務官替史可法說話,一眾義憤填膺的百姓哪還敢再說史可法的不是,當下沒口子地附和了起來。

“黃兄,京師那邊大軍壓境,據說主力已至太平,要不你我一起去那邊看看。”

學的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顧炎武今年不過二十八歲,正是銳意進取的年紀,如今安慶的史可法一潰千里,南都這邊雖然水師“大勝”靖北軍,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南都堅持不了多少時間了,這個時候不早做打算,難不成還要等燕王大軍兵臨城下嗎?

“同去,同去……!呵呵,賢弟都捨得這個兵部司務,愚兄不過一白身,如何不能陪你去太平。”

黃宗羲是紹興餘姚人,今年也只有三十四歲,正兒八經的復社子弟,屬於東林黨內的少壯派,與顧炎武乃是至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