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讓我們嚮明賊乞降?洪老匹夫,你這是何意,今天你若不說出個道理出來,便讓爾試本王之劍。”
洪承疇話一出口,多鐸、豪格等滿洲少壯派皆是一個個氣的破口大罵起來,性子急的阿濟格甚至拔出了腰間的長刀。
“放肆,洪先生你說!”
多爾袞臉色鐵青地看著古井不波的洪承疇,喝止了一眾氣急敗壞的滿洲王公大臣。
“睿王、鄭王曏者我大清老汗和先帝在位時,不也是屢次和明廷修款議和嗎?當年東江毛文龍不就是袁崇煥急於和我大清和議,才入雙島矯詔殺之嗎,如今我大清國勢頹微,且朝鮮本就貧瘠,又能徵集多少糧草,若不和明廷議和,如何能突破明賊的封鎖?”
洪承疇絲毫不懼對自己怒目而視的多鐸、阿濟格等人,頓了一頓又繼續說道:“老夫以為咱們此次議和,不但要自去帝位,而且可將皇帝送入明國京師為質,要求明廷仿俺答汗例,同意和我大清互市,李逆篡國之賊,全憑武力掌控明廷國政,我等只需修養生息,待天下有變,再行師關內, 未必不可雪求和之辱也。”
“你這老匹夫, 吃著我大清的俸祿,實則包藏禍心, 遣子為質,以後蒙古人和朝鮮人還會相信我們大清嗎,老狗看刀。”
阿濟格再也忍不下去了,一腳踢翻身前案几, 提刀就欲上前。
“住手, 阿濟格你瘋了嗎?還不與本王退回去。”
多爾袞大怒,自皇臺吉死後,阿濟格越來越目中無人了,居然在諸王議政的會議上想要當眾殺人。
“唉……!”
阿濟格見多爾袞動了真怒, 極不情願地還刀入鞘, 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和偽明議和怎麼了?當年先帝剛剛繼位時,偽明以東江軍、朝鮮和蒙古人以及關寧軍四面圍堵咱們大清,要不是先帝假借議和, 騙取了偽明遼東巡撫袁崇煥的信任,咱們也不能殺入朝鮮,打破了偽明的四面封堵,要不是和偽明議和,袁崇煥能殺了毛文龍?徹底解決了咱們的後顧之憂?”
多爾袞雖說治國理政不如皇臺吉,但見識上還是比阿濟格、多鐸以及豪格等只知道好勇鬥狠之輩要強上不少,對當年袁崇煥和皇臺吉溝和之事也知之甚詳,當年也正是款議之事, 將因為明廷封鎖, 處於總崩潰邊緣的大清救了回來。
寧遠戰役後,袁崇煥於九月間巡歷錦州等地, 得到後金大汗努爾哈赤去世的訊息, 立即向朝廷作了報告。同時他提出,趁著後金政權的新大汗位子未定, 假借與後金款議之名, 趁機加強寧錦防線。
雖然天啟帝朱由校屢次下旨給袁崇煥:“邊疆以防禦為正, 款事不可輕議。”然東林諸臣皆認為此乃天賜良機, 畢竟有俺答汗先例,授以汗為, 得萬世太平,豈不是一勞永逸。
後金政權就是趁此良機, 突擊朝鮮,不光獲取了朝鮮的糧食,還打破了明廷的四面圍堵。
崇禎元年,袁崇煥起復,皇臺吉又故技重施,提出了若雙方達成款議,明廷必須解決東江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