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曆元年六月十四日,也就是西安城破的那一天,兩路靖北軍依次抵達潼關城下,近五萬靖北軍將潼關東西兩面圍了個水洩不通。
靖北軍徵西主力第二鎮、獨立三至五鎮及炮鎮一部在中原剿總總督王忠的親自指揮下在潼關東門連營十餘里。
因陝西陡降大雨,致使靖北軍營盤安置十分不便,原先定於次日攻城的計劃也因為天氣潮溼不得進行,故王忠只令各軍在潼關城外五里佈置大營,設定炮壘,只待雨停便要攻城。
從華陰趕至潼關西門的靖北軍獨立一鎮鎮將李來亨同樣命令隨軍的民夫趁著大雨修建大營,務必要將陝西殘軍全部堵死在關內。
為了加強對官軍的壓力,李來亨同樣連營十餘里,故意營造出西線兵力不亞於東門的假象。
面對兵臨城下的靖北軍,潼關守軍人心惶惶,所有人都知道,在這外無援兵的局面下,潼關城防是堅持不了多久的,再加上逃回潼關的賀人龍部中又有流言,說是秦王不肯資助錢糧,這才是武關守軍軍心大譁,以至於城池失守。
原本惶恐不安的孫傳庭和朱守謙面對兵臨城下的靖北軍主力,反而放下了心中的擔子,孫傳庭長於軍旅,他自然知道,內絕糧草,外無救兵, 潼關勢難久待, 但是他對大明心如鐵石,已經存了以死報國的心思,索性就放開了手腳,趁著大雨, 拼命加固城防, 想著要和靖北軍決一死戰,替崇禎皇帝盡忠。
“恩相, 卑職有句話, 不知道當講還是不當講。”
潼關東城城門樓上,已經反正歸降的賀人龍, 緊跟著身披蓑衣冒雨觀察軍情的孫傳庭身後, 心中不免有些不安,他對這個對大明兢兢業業的恩相是又敬又畏,看著已經斑白的雙鬢, 不由心中一酸。
“人龍,你我是故交,有什麼話不能講的。”
孫傳庭沒有回頭,他也是聰明絕頂之人,賀人龍一開口,他已經估算出了他要說什麼。
“恩相, 所謂三百年有聖人出, 我大明肇極三百載,至崇禎朝,天下形勢陡變,國朝內憂外患, 諸臣雖勉力支撐,然國勢日漸衰落, 先帝多疑而少斷,楊嗣昌、薛國觀等人爭權奪利, 以至於東虜、流寇坐大,李興之本高陽一山賊, 其成軍以來, 擒阿巴泰於保定、誅嶽託於萊登,張獻忠、黃臺極、李自成均一時之雄, 卻盡喪其手,此非天意又是什麼?恩相熟知經史, 當知道天命不可違,非末將怕死, 只是不忍心恩相隕落矣!”
賀人龍猛地單膝跪地, 他平身數百戰,不說百戰百勝,但也算是屢立戰功,平生最佩服的就是孫傳庭了,要不然歷史上他也不會巴巴地跑回西安讓孫傳庭砍了腦袋。
“住口,天道雖有更迭,但我孫家世受國恩, 如今天下傾頹, 但本部院學的是聖人之道,人倫之事於我孫某止有忠君一途, 爾若欲歸降李逆,本部院這就可大開城門,送爾出城, 本部院誓死不降。”
孫傳庭大怒,但他也知道賀人龍說的有幾分道理,這次秦藩不肯提供錢糧,關內將士早就有不滿的聲音了,大明宗室如此,這江山如何不亡,只不過孫傳庭是個純粹的儒家弟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愚忠之人,所謂崇禎虐我千百遍,我待崇禎如初戀,不外如是。
賀人龍面上一紅,喃喃道:“末將錯了!”
“人龍, 本部院知道你是為了我好, 但本部院讀的是聖人之書,學的是聖人之道,聖人教誨須臾不敢忘卻,萬一城破,本部院的家小還要勞煩你看顧。”
生死存亡之際, 孫傳庭也沒有責怪賀人龍,反而和聲將跪在地上的賀人龍扶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