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汝義是原闖王高迎祥在逃難的災民中撿來的小乞丐。高迎祥死後,他主要負責李自成的起居,後來負責管理中軍老營,這次李自成讓其出征,主要是打著栽培他的心思,畢竟自己的體已人,用起來還是方便。
任繼榮也是李自成的親兵出身,由於作戰悍勇,深得李自成信重,將其調出劉宗敏的軍中,也有防備劉宗敏權利太大的意思。
很快,朱仙鎮內五千餘不肯背景離鄉的百姓被農民軍驅趕到了青龍背戰場。
朱仙鎮作為洛陽漕運重地,水運格外發達,鎮內的百姓有三萬餘人,王忠在朱仙鎮佈置防線時,曾連續下達了三條軍令,就是嚴令鎮內的百姓北遷。
大多數恐懼戰爭的百姓還是配合朝廷政令的,但是也有數量不少的百姓故土難離,不肯背井離鄉離開祖祖輩輩居住的地方,即使靖北軍再三下令,還有數千人在農民軍抵達朱仙鎮後依然滯留在鎮內。
“吃他娘,喝他娘,闖王來了不納糧,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你們走你們的,反正老子是不走,朝廷?……什麼朝廷?朝廷能信嗎?俺們只相信闖王,闖王來了有肉吃。”
面對朝廷的佈告,堅持留在鎮內的百姓嗤之以鼻,在中原,朝廷的名聲還不如闖軍呢,闖王可是不拿百姓一針一線,還不要百姓交糧納稅,可是他們沒有想到,號稱不拿百姓一針一線的闖軍是真的不拿針線,別的統統拿走,是真的不要百姓納糧,但是你必須揹著家裡的糧食加入闖軍。
現在這些數日前還在運河上討生活的百姓均是面色驚恐地被他們冀以希望的闖軍押解到了青龍背靖北軍的防線之前,他們得到的命令是將一袋袋裝滿泥土的口袋填進青龍背下的壕溝之中。
安靜在一個時辰後被打破,隨著農民軍營中號角聲再次響起,正抓緊時間休息的第二鎮和新二鎮以及新編的高傑部和姜襄部再一次投入緊張的戰鬥之中。
農民軍的這一次攻勢顯然比之前更要猛烈,蒼涼的號角聲中,青龍背的靖北軍將士便看到成千上萬的農民軍從軍營中開出。
和之前進攻不同,這次農民軍卻是驅使著抓來的朱仙鎮百姓負泥填壕。
對此守崗的靖北軍上下皆是有些緊張,因為他們發現被趕過來的百姓密密麻麻的一眼望不到頭。
驚恐的百姓被農民軍分批驅使著向青龍背防線壓來,他們中年級大的專門挖土,年紀小的則是專門拿著麻袋接土,土滿了之後再交給負責填土的青壯手中。
“準備開炮!”
河南提督,第四鎮鎮將,李興之的鐵桿心腹王忠無奈地放下手中的千里鏡,探了口氣。
他的任務是守住洛陽和開封這兩個戰略要地,要守住這兩個地方就要守住朱仙鎮,為此他只能狠。
要不然,李自成嚐到了甜頭。就會驅趕百姓攻打洛陽,以後說不定還會攻打京師,這年頭,人命連燈草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