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查田畝和隱藏人口的同時,北直隸所屬各府、各縣、各州各鄉、便將精力主要投放在恢復生產和春耕上面。
為了有效利用境內現有生產物資,已經成立的地方鄉村便由新任命的鄉長、村長統一組織地方百姓生產,耕牛、犁耙等重要生產工具也由地方統籌分配。
只不過由於地方百姓思維的侷限性,由湯若望等洋和尚引進的番薯和玉米等作物,北直隸的百姓並不認可。
宋廣坤也沒有用武力強行推行這些新的生產作物,而是向李興之請示,建議在北直隸所屬的皇莊中先行種植,這些作物有了收成後再行推廣。
李興之深以為然,因為據新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張成稟報,北直隸所屬的皇莊有三萬七千五百五十五頃左右,也就是說這近四百萬畝名義上屬於永曆皇帝的土地,現在其實就是李興之個人的。
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番薯和玉米等農作物自然不會引起百姓們的反彈,相反,有不少百姓因為看到皇莊居然也種植這些作物,也紛紛效仿。
當然,恢復地方上農業的同時,巡撫衙門還鼓勵地方百姓養殖豬、牛、雞、鴨等家禽牲畜,並向地方保證,凡是百姓們所養的牲畜朝廷全部按市價收購,那些養殖大戶,朝廷還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
恢復生產,鼓勵耕種,建設密雲製造基地,這麼多事情,千頭萬緒,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有宋廣坤、王徽和一心想著在李興之面前表現的馮銓主持,李興之索性就做了一個甩手掌櫃,只是要求錦衣衛指揮使馬三德關注而已,因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置。
為慶天子改元之禮,已經表示奉朝廷號令的陝西副將高傑、薊州副將白廣恩、京營總統猛如虎、宣大總兵虎大威、還有在南陽僥倖逃生的天津參將劉光勇以及大同總兵姜襄和河南總兵張任學等人皆是領了朝廷的聖旨來京陛見,就連山西副總兵許定國也派次子山西遊擊許爾吉進京朝賀。
能在明末這個亂世生存下來,還能坐上一鎮副將和總兵位置的人物,自然都是心思剔透之人,他們知道,永曆天子不過是李興子推在前臺的一個傀儡而已,故此在進京見過皇帝后,便雲集到了李興之的丞相府上。
“末將等姍姍來遲,還請丞相恕罪。”
一進丞相府,高傑等人就是單膝跪地,雙手抱拳,向高坐在大堂中間的李興之行了一個軍禮。
“許爾吉,天子改元,汝父如何不奉詔入京?難道他想效仿吳三桂嗎?”
李興環顧諸人,朝會之時,他已經見過這幾人了,故此對這些進京的武將還是有些認識的。
“丞相恕罪啊,丞相當初舉兵入京之時,末將的父親就想附丞相尾驥,出兵京師,只不過孫傳庭頓兵潼關,不敢擅離職守而已,如今賀人龍、鄭嘉棟、李國奇等人率軍入陝,我父更不敢離太原半步了。”
許爾吉誠惶誠恐地半跪在大堂之上,心中把自己老爹許定國的祖宗三代都詛咒了一遍,有你這樣坑兒子的嗎?自己在永曆朝廷和南方璐王之間搖擺不定,又怕山東軍入晉,居然讓兒子來替你背鍋。
“這麼說你父親還是本相的忠臣嘍,如此你便留在京師吧,本相這丞相府,還差個侍衛副統領,不知許遊擊可願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