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既然諸位肯奉本督號令,那本督便明言了,前日本督接到鳳陽巡撫史可法傳書,南都留守諸官皆認為李逆悖逆妄行,逼死先帝,廢太子而立定王朱慈炯,自封丞相,較之操莽也不遑多讓矣,為百姓計,為社稷計,當立監國,待剿除李逆,救回太子,再還行還政事宜,杭州潞王,克儉賢德,又是簡皇帝子嗣,可為監國,諸位以為如何?當然諸位若是肯奉潞王監國,朝廷當不吝重賞,就是封侯拜將,也不在話下。”
南都留守府的官員們,也並非是都是一無是處,只知道撈銀子、玩女人的蛀蟲,他們也知道要想擁立潞王,就必須得到軍方的支援,一個廬州總兵劉良佐顯然是不夠的,所以他們把目光瞄向了崇禎朝唯一一支有戰力的野戰軍團。
鄭鴻逵水師抵達鎮江後,南都的東林黨們自詡南都有長江天險,又有鄭家水師之利,足可抵擋山東軍兵鋒,故此東林黨魁姜廣曰便親自行書鳳陽巡撫史可法,著他拉攏五省總督汪喬年。
汪喬年本是浙江遂安人,和東林黨本就有千絲萬縷的聯絡,雙方是一拍即合,於是乎江南大地紛紛傳誦起杭州潞王的賢名。
一眾將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是不知道如何介面,只得拿眼看向賀人龍。
原因就是賀人龍本是崇禎授封的平賊將軍,麾下有三萬強兵,故此諸將皆以其為尊。
“如此……末將願奉督師號令。”
賀人龍無可奈何,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他兵馬雖多,可是卻駐紮於外,再者汪喬年給的待遇並不比李興之差多少,只得硬著頭皮允諾了下來。
“末將等願奉督師號令!”
“末將等願奉督師號令!”
賀人龍都表態了,其餘鄭嘉棟、李國奇、高傑等人哪敢推脫,紛紛出列躬身向汪喬年行禮,表示願奉潞王監國。
“好,諸位忠心可嘉,待監國殿下主政後,本部堂必定為諸位向監國殿下請功,李逆能給你們的,監國殿下亦能給你們,李逆不能給你們的,監國殿下也能給你們,望諸位勿負先帝之恩,為朝廷平勘定亂,撥亂反正,今日本部堂已經在行轅準備了酒菜,稍後諸位便和本部堂同飲。”
汪喬年見諸將皆是領命,也是喜不自勝。
湖廣總兵楊世恩起身問道:“督師,可是咱們南有李自成,東有山東鎮,如何能去得了南都?”
“無妨,本督有意大軍走商水以北,直插南直隸,李自成縱有百萬大軍,卻只能隔河興,嘆開封、洛陽的山東軍,據斥候彙報,其軍只數千人,安敢出兵阻截我軍?所以咱們要搶在山東軍主力南下之前撤離,只要進了南直隸,咱們就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汪喬年抬手指向行轅中堂上懸掛的河南地圖,神色自若地說道,他之所以急於離開許州,也是因為收到了吳三桂大敗的訊息,為防山東軍南下,不得不撤離中原這個是非之地,至於陝西的孫傳庭,咱老汪只能愛莫能助了。
“督師睿智無雙,末將等真是茅塞頓開啊。”
“督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早就為大軍籌算好了一切,看來是我等孟浪了。”
一時間行轅內阿諛如潮,一眾將佐皆是不約而同地向汪喬年恭維起來,尤其是農民軍出身的高傑,恨不得跟在汪喬年身後搖起尾巴來。
由於許州乃是四戰之地,在飲宴過後,汪喬年不敢讓諸將在行轅久留,而是命各將返回駐地,收拾行裝,準備擇日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