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國賊> 第四百九十一章大清定以王爵相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九十一章大清定以王爵相授 (1 / 2)

吳之茂有些愕然地看向面前幾欲發狂的吳三桂,久在遼東的他自然知道吳三桂說這個話的含義,東虜只留金錢鼠尾,也就是後腦勺上只有銅錢孔大小的一小撮頭髮,說句不好聽的,人只要細心一點,數都能數的過來。

“吳兄弟,山海關既下,寧遠便再無屏藩,守肯定是守不住了,大明已無咱們容身之所,我聽說洪老督師和舅舅他們在東虜那邊頗為輔政王看中,咱們投奴也並不是沒有出頭之日。”

吳三桂也沒有料到山海關一破,自己的那些心腹就死的死,投的投,為了籠絡吳之茂,不得不低聲下氣,以兄弟相稱。

“末將,何德何能,大帥莫要折殺了末將了,所謂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東虜這兩年也屢次被山東軍大敗,咱們投韃,”

吳之茂是遼東人氏,雖說和吳三桂家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但是在這宗族觀念深厚的時代,吳之茂卻是吳三桂在軍中最信重的部將之一,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吳字。

由於東羅城緊鄰山海關主城,也就是二人計議之間,靖北軍主力已經全部殺入山海關內,這會李興之的帥旗已經插到了緊依北城的臨閭樓上,其餘新四鎮、第七鎮、新一鎮也已經完成了對山海關北城的圍攻之勢。

在角山之戰中損失近兩千人的新一鎮金聲桓部這會甚至已經沿著山海關城牆迫近了山海關北城,關寧軍在大敗之餘,哪裡還敢抵抗,吳三桂亦不敢在東羅城多呆,帶著吳之茂和殘餘的三四千人馬垂頭喪氣地直奔西羅城,準備和偽清武英郡王阿濟格商討投降事宜。

山海關大戰之時,阿濟格其實也收到了訊息,他知道這是山東軍發動了對山海關的總攻,本來他還猶豫不決地和何洛會以及杜雷等人商討是不是派兵增援,熟料諸將還未坐定,斥候又傳來訊息說山海關主城已經被山東軍攻破,關寧軍殘部退守東羅城,據形勢來看,估摸吳三桂撐不了多久了。

阿濟格懵了,山海關的城防他是知道的,要不然滿洲數次入關,也不用捨近求遠,繞到蒙古,走薊鎮的喜峰口、古北口等關隘殺入明國京畿了。

“武英郡王,咱們不如趁著山東軍和關寧軍交戰的機會,突襲山海關,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在一眾牛錄額真、都統、參領等將佐去整頓軍馬的同時,鑲黃旗固山額真杜雷就是起身進言,兵法有云,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可不說的就是這個時候嗎?

“唉……若是野地……浪戰,我滿蒙騎兵自然可以趁此良機,從側翼發動突然襲擊,然而現在關寧軍和山東軍都在關城之內,而且關寧軍已經大敗,咱們再出兵,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吳三桂真是徒有虛名,坐擁雄關,山東軍一個衝鋒就敗了。”

阿濟格斟酌著分析起當前的形勢起來,當然他為了鼓舞士氣,還是提了一句野地浪戰是八旗兵之所長,只不過他自己說這話,都有些不好意思,畢竟兩紅旗在遼南可是在野戰中真刀真槍地被山東軍擊潰的。

“武英郡王說的是,吳三桂若不是敗的這麼快,我大清自然不懼區區明國山東軍,但是現在關寧軍軍心已亂,我軍只有萬餘人馬,和小李賊硬拼實在有些得不償失,還不如撈點現成的,比如說趁機吞併了關寧軍。”

何洛會生怕杜雷這沒和山東軍交過手的生瓜蛋子又說處什麼滿洲不滿萬的豪言,要和小李賊決一勝負,連忙插了一句。

“呵呵,吳三桂兵敗,只剩下寧遠一座孤城,他不投咱們,還能投誰,爾等且隨本王上城,說不得吳三桂的軍馬稍後就到,他在寧遠還有十餘萬丁口,正好遷到遼陽,彌補咱們在遼南和盛京之戰中的損失。”

阿濟格讚許地看了何洛會一眼,這廝父子不愧是太祖努爾哈赤的親衛統領出身,還是很有眼色的,知道本王不敢和小李賊交手,還能把理由說的這麼充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