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國賊> 第四百四十三章帝后入陵(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四十三章帝后入陵(上) (1 / 2)

九卿和都察院的主要官員名單李興之也早已擬訂,原都察院左都御史施邦曜為太常寺卿、原庶吉士魏學濂為太僕寺卿、原御史陳良謨為光祿寺卿、原翰林院編修張家玉翰林學士、原戶部主事吳甘中為鴻臚寺卿、原兵部主事金弦為苑馬寺卿。

國子監祭酒這個職司李興之屬意萊州講武堂大使呂輕侯,只是此人未有功名,貿然啟用,勢必引起天下讀書人的反彈,故暫時不設,待新帝登基後舉行恩科時,再行任免。

這幾個主官,有的是在原來歷史上誓死效忠崇禎,在甲申之變中壯烈殉國的烈士,也有投降李自成,但是在清軍入關後誓死抵抗的民族英雄,對這些忠義之士,李興之還是頗為看中的。

至於都察院,李興之是以德王朱由樞的名義起復了天啟朝戶部尚書、太子太保馮銓和天啟朝翰林院檢討孫之獬二人,此二人皆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漢奸走狗,尤其是孫之獬,此人在偽清入關之後,極力勸說多爾袞頒佈剃髮令,以致於我漢家百姓,人皆左祍。

都察院統管天下十三道御史,有監察、彈劾及建議權,用馮銓和孫之獬二人,李興之也是有考量的,畢竟自己不好無故誅殺這兩個致仕在家的平民,本著廢物利用的原則,先用此二人對付江南的東林黨,讓他們狗咬狗,最後再借他們的人頭平息天下士林之心。

內閣、六部、九卿以及御史臺主官的名單確立後,李興之便奏請德王和懿安皇后,為崇禎帝后上諡號。

這諡號也不需要李興之和諸官商討,直接照搬後世弘光朝給崇禎帝后擬定的諡號,上崇禎帝朱由檢為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廟號思宗;皇后周玉鳳為孝節貞肅淵恭莊毅奉天靖聖烈皇后,簡稱為孝節烈皇后。

這兩個諡號對崇禎和皇后的評價基本上還算中肯,在場的朝廷大臣和懿安皇后對此並無異議。

朝會完畢後,李興之還特意命李邦傑將成國公朱純臣、嘉定伯周奎、東閣大學士陳演、國子監祭酒魏藻德、兵部尚書陳新甲還有司禮監秉筆太監高起潛等六人帶進了鎮撫司大堂。

“大都督饒命啊、大都督饒命啊!”

京師初定,事務繁雜,這六人關進大牢後,李興之也沒有時間理會,自然也沒有宣佈對他們的判罰,除了陳新甲和高起潛以外,其餘四人還是充滿了生的希望,一進大堂,陳演和魏藻德等人就轟然拜倒在李興之的面前。

“天子待爾等不薄,可是爾等罔顧聖恩,居然帶頭向德王和本帥輸誠,至於你成國公和嘉定伯的所作所為,本帥就不用說了吧!”

李興之嘆了口氣,這次召這幾人問話,其實就是要宣佈他們應該受什麼刑法,並不想和他們廢什麼話。

“大都督,此前大軍進城,投降的官員有如過江之鯽,大都督如何只拿我二人?我二人去陛下而從德藩,實在是陛下獨斷專行,不聽人言耳。”

陳演和魏藻德哭的聲淚俱下,心中是懊悔不已,早知道這大都督喜歡的是忠君愛國之人,自己說什麼也不會攜帶百官迎接山東軍了。

“好了,你們也不要說了,陳演你不過是東閣大學士,年俸不過九千兩,這幾年朝廷入不敷出,想來只能以物抵押俸祿,前日查抄你的府邸,本督就搜出了現銀五萬兩,銀票三十萬兩,其餘黃金、古玩、玉器不計其數,是先帝對不起您呢?還是你對不起先帝?”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