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內的崇禎皇帝以及大明的一眾朝臣皆用不可置信的眼光看著衣衫不整的東廠提督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德化。
“山東巡撫劉理順奏報,蓬萊侯以投降之鑲紅旗固山額真特祖所部的滿洲兵詐開了瀋陽西門,瀋陽旋即被我山東軍攻破,此後,蓬萊侯又以城中漢軍旗家小相威脅,隨同洪太回師的尚可喜和耿仲明率部反正,蓬萊侯則盡起城中兵相攻,混戰之中,東虜死傷無數,奴酋洪太亦被蓬萊侯擒殺。”
“據遼東訊息,是役東虜自奴酋洪太以下,正黃旗固山額真納穆泰、冷格里等八十六名大小將佐皆被我山東軍或擒或殺,只走了偽清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以及武英郡王阿濟格。”
“王公公,奏報可否當真?”
看著喜不自勝的王德化和被這駭人的訊息震住的崇禎皇帝,內閣首輔範復粹不得不出言問話。
“具體是真是假,老奴也不得而知,但是劉理順言之鑿鑿說蓬萊侯已經攜帶黃臺吉的玉璽和皇旗回師,同時尚可喜和耿仲明亦率軍南返,想來此事做不得假。”
作為大明內廷的第二人,王德化也是八面玲瓏之人,報喜是一回事,替別人承擔責任又是一回事。
“蓬萊侯能帶回黃臺吉的皇旗和大印,尚可喜和耿仲明能夠反正,想來劉理順的奏報應該是真的,你們說說蓬萊侯是否還有餘力救援錦州?”
崇禎霍然而起,眼神中光芒大盛,瀋陽光復,黃臺吉身死,這令他看到恢復全遼的希望。
“陛下,蓬萊侯出征之時,一共不過攜帶了十萬石糧草,數萬大軍在外已近兩月,老臣恐怕蓬萊侯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範復粹雖然也震驚於李興之克復瀋陽,擒殺黃臺吉之事,但顯然要比崇禎有理智的多,李自成禍亂中原,這是要斷了大明朝的根,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解洛陽和開封之圍,至於東虜,既然遭到了如此重挫,那自然可以暫緩圖之。
“首揆所言甚是,東虜既然遭此大敗,那杏山那邊還是責成吳三桂出師救援吧,傳朕的旨意,著蓬萊侯回返山東後立即出兵中原,戶部就按兵部的意思加徵崇禎十六年的賦稅吧!”
“陛下,這恐怕不妥吧!”
範復粹沒有想到皇帝居然同意了陳新甲的建議,加徵賦稅。
“首揆不必疑慮,蓬萊侯一月而定瀋陽城,想來擊敗李自成也不需要多長時間,這次朕再調保定總兵黃文昌隨軍出征,務必盡剿流寇,還大明朗朗乾坤。”
“唉,老臣遵旨!”
皇帝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範復粹也不敢過分反對,只得無奈地接了崇禎的聖旨。
“好,蓬萊侯旬月以來殲敵三萬,擒殺奴酋黃臺吉和代善,恢復瀋陽,你們說說該該怎樣議功?”
遼東的戰報顯然令崇禎的精神恢復了不少,踏步走下了御案,顧盼自雄地看著眼前的一眾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