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安荷花了三十五文錢買了一把斧頭,又花了十文錢錢買了點吃的,剩下的錢收了起來。
“娘,咱們上山吧,找個空地先建一個茅草房,咱們先安頓下來。”
“行,你說咋整就咋整。”現在的辛氏對女兒十分佩服。
母女上了山,找了一個空地,就地取材建了一個簡易的小草棚。
辛氏捨不得葉安荷吃苦,起早貪黑地去砍柴,葉安荷就在後面撿,然後拿回家去曬,曬乾了才好賣。
三天下來,母女兩個砍了差不多有三十來擔。
葉安荷把第一天曬乾的乾枝條挑去了集市。
老喬那個位置她是不能再去了的,就要走遠一點,去城門東賣,這要多走二十里路。
葉安荷走得腳疼,終於到了地方,把鞋一脫,這麼一看,都磨出了血水來。
她咧著嘴,扯了一塊布條擦了擦,又把鞋穿了回去。忍著疼,挑了一個鎮裡最大的酒樓,在它對面找了一個空地坐了下來,便扯著脖子吆喝了起來:
“賣柴了,賣柴了,正宗的松木乾枝,適合煮飯燒菜,下廚必備,下廚必備!”
過往人立刻止住腳步,好奇地問:“人家賣柴都是取暖的,西城頭那邊這兩天都賣瘋了,你這賣的卻要煮飯?”
“這位老爺,這柴和柴也是不同的,有粗有細,有幹有溼,作用也不同,有取暖的,自然也有烹飪的,你若想要取暖的我這裡也有,需要的話我可以直接給你送府上去。”
周圍人聽得有趣,他們自然也是知道柴也是需要分好多種的,可沒人特意區分開來賣,都是有什麼柴他們買什麼柴。
“有趣,就衝你這番話,你這柴我買了!”
“那你是用來燒菜嗎?若不是,我是不賣的,我只賣真正有需要的人。”
“嘿!你這小姑娘!”
大家都覺得她有病,那個說要買的也氣沖沖地走了。
有人便勸,“像你這麼賣,哪裡能賣得出去啊!我看你這腳都磨出血了,走了很遠的路來的吧?有人給錢你就賣了吧,也早點回去。”
“做生意要誠信,他既不是燒菜,買回去也用不上,我平白讓人受了損失,我相信,總會有需要的人。”
“有趣。”
酒樓上,一個白衣公子手拿著摺扇看著窗外的情況。
“菜都給你重做了,你不好好用膳,又看到了什麼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