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我還是不夠強。”高峰再次暗歎一句。他早已把增強實力的小馬達開足到最大,可還是因條件的限制而處處掣肘,這種情況並不是心急能解決的。
“算了,悲天憫人並不是好的選擇,還是按預定計劃實施吧。”
高峰終於下定決心,把心思轉了回來。他不是救世主,也不擔負這樣的責任,他能讓自己和身邊的人苟活已經不錯了,還想著天下為已任,救萬民於水火,無異於不自量力。
高峰清楚,他的那個肩膀還不夠寬,擔不起這樣重的擔子。他能做的只有盡力,但前提是能夠自保,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拋開這些沉重的想法,高峰心情舒緩了很多,一路也和風小默幾人有說有笑起來。
只是這個笑聲也只在京東兩路,一旦出了這裡,再往西行,他的眉頭卻皺了起來,而且越皺越緊。
京東兩路實施發展之策,已進行了一段時間,而且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再加上高峰預測的天災將至也在這裡進行了預防,因此,這裡的人們雖然辛勞,但不慌亂,這裡的田地雖然有所減量,但不荒涼。
只是過了京東地界,一切都變啦。
荒地逐漸增多,饑民不時出現,雖然還達不到民不聊生的程度,但與繁榮昌盛有所脫節,至於與京東兩地的差距就更明顯了。
高峰的行程並未沿廣濟渠而行。廣濟渠多年失修,泥沙堆積較多,已造成河道堵塞,正常船隻很難行進。雖然高峰有想法把它疏通,但因這項工程浩大,加上他上任時間不長,實施起來難度不是一般的小。
高峰走的路線是從兩路西行博州至大名府,再南下開德府,經滑州而入開封府,這一圈繞下來卻要多上近半個月的路程。
如此週轉雖然道路遠了些,可高峰也是有用意的。
這一帶屬河北東路,既是開封府的前沿,又是京東兩路的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高峰到此就是要看看此間的情況,以便為下一步籌劃做到心中有數。
只是本來還抱有一線希望,可眼前的景緻卻令他擔憂不少。明顯,朝廷或當地官員並未意識到危機的臨近,他們還醉生夢死著,不但不想法解決問題,還殘酷地盤剝著當地百姓,這無異於引火燒身,自尋死路。
此間的事高峰無能為力,也不會插手,更不會上疏朝廷多管一通,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京東兩路的警戒等級再提高一層,以保自身安全。
就這樣,且行且近,數日後,一座大城暮然出現在眼前,高峰不由得精神一陣。大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世界最繁華、最富有的地方,大宋的都城——汴京,終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