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兩天。在段瑜全身心投入下一篇關於開通互市的重要性的調研報告新鮮出爐。
這篇報告包含了開通互市的方方面面,以大炎,蠻族兩國邊疆人民生活困苦物質缺乏為開始,列舉了兩邊邊疆人民生活上的存在哪些困難,哪些物是缺失的哪些是過剩的以及他們對未來生活的期許,是否願意有個能以物換物的地方是否願意與大炎王朝的人通婚等等;
統計了到邊關走商的商隊所帶來的物資,產品,商隊的規模以及期望帶回去的商品物資,是否願意在邊城設立辦事處,是否願意和官方合作成立商會等等,從中原內陸到邊關城市的商路情況在路途中所經歷的盜匪或者官府的盤剝情況,希望官方提供什麼樣的幫助;
列舉了邊城本地人適合做什麼樣的產業,本地人因此而能享受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還有關於現在邊城兩國私下進行商貿活動的現狀。
好的壞的很多都是由她自己從各路商人,當地人那裡瞭解到的,也有她自己所見所得,結合現狀他又提出了劃出一塊地方,專門成立互市市場統一規劃建造,軍營統一管理並官方牽頭,制定法則法規行為準則。把商人分出幾個等級,每個等級相應亨受的權益和應盡什麼義務相結合,對於普通百姓的零散交易的限定及管理有哪些部分?
還提出了一個落地加工的政策,列舉了落地加工可以包含哪些產品?
互市的周邊配套應該包含哪些?
將來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也許會吸引來很多到邊城來安居落戶的人流安置,方方面面,她把能想到的能提出來的意見和建議都羅列出來,在沒有電腦印表機的年代只能用手寫,最後她展望了一下未來,把開通互市以後所能邊城將會展示怎樣的繁華體景象描述了一遍,就光看這一段就讓人心情澎湃,鬥志滿滿。厚厚的一疊紙寫得滿滿當當,她仍覺有許多不足之處。
“我的水平也就這樣了。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採納,其實來個經濟制裁文化侵襲也不錯的。那不就成了那個不戰而屈人兵了嗎?”段瑜一邊碎碎念一邊整理著調研報告,最後裝訂成冊,溝通獨書童。“童童,能幫我留一份底嗎?”
懶得糾正對他的稱呼,“可以的,宿主”說完一本一模一樣的調研報告,出現在段瑜的手中。
“童童你真的是太厲害了,秒速複製!”欣喜若狂地翻看新出現的那本,一模一樣呢,將其中一本收到空間裡,也許以後還用得到。
再次熟門熟路的來到了軍營。這次她尋到了顧瑾言,在他落單後神出鬼沒的點穴將他定住,變換嗓音告訴顧瑾言自己是來報恩,感謝他當年救了自己的小徒弟。便將冊子放到他的懷中,揮手拂開他的穴道,之後再無聲息。顧謹言身體一震,抬手按了按胸口的冊子確認就在自己的懷裡,略一想就往顧老將軍的營帳走去。
段瑜不知道她的那本冊子引起了一陣風暴。在追尋是誰送來冊子而無果的同時,軍中迅速分出了兩派,對開不開互市進行了激烈的交流碰撞,最後還是決定開,因為那樣帶來的經濟效,政治上的意義實在是太大了。
如果做得好,他們這波人最少也是加官進爵呀。因此他們決定上書朝廷,由顧修然帶顧瑾言回京述職。沒人有意見,神秘人自己都說了,顧瑾言是他的報恩物件。
而邊城這邊,決定暫時先行小範圍嘗試開通交易市場,劃一片位置專門為商人提供一個交易場所統一管理。由軍營這邊派出人手時刻巡邏,很大程度杜絕尋釁滋事,提高了交易安全。
城門那邊對於蠻族人入城的要求也降低了不少,甚至還宣傳支援兩國民眾間以物易物,小範圍引起的一片叫好聲。有些膽大的蠻族人,當即返家拿出自己家剩餘物產隨引路人到市場去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