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安次的戰爭已經結束了。天籟『公孫瓚死了。安次城和薊縣最終還是落在了袁紹的手裡。
而公孫瓚失敗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公孫度的背叛。殺死公孫瓚的人是公孫度。
幽州,最富饒的幾個郡就是涿郡、上谷郡、代郡、漁陽郡和廣陽郡。
而這幾個郡基本上都是在公孫瓚手裡的,所以公孫瓚才有機會去中原參加各種盛事。
在幽州,雖然公孫度的名聲已經漸漸過了公孫瓚,可是公孫度知道,只有我幽州有公孫瓚,那自己是沒法出頭的。
公孫瓚與公孫度相比就好像一個是新任的扛把子,而另一個就是上一任的扛把子。雖然卸任了,可是道上的人還得看一眼老扛把子的臉色。
而且,在公孫度看來,身高馬大、財大氣粗的袁紹是看不上自己的遼東的。而公孫瓚可是不行,公孫瓚可是恨不得佔據了整個幽州自立門戶。
所以,按照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江湖規矩,公孫度找到了袁紹,提出了分割幽州的計劃。
幽州從漁陽往東的幾個郡可都是貧困地。你袁丞相人多地廣,要錢有錢要糧有糧的,這幾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您就看在我會給你解決了公孫瓚的份上,就賞給我吧。
最早,袁紹還根本看不上漁陽郡往東的幾個郡,所以當公孫度的信使一來,袁紹就跟公孫度一拍即合了。
這事咱們就這樣定了。漁陽往西是我袁紹的,遼西往東是你公孫瓚的。至於右北平咱們就送給劉虞,一來給咱們當個緩衝地帶,二來不能讓劉虞一點地盤也沒有吧。
所以,安次城下,公孫度一箭就射死了公孫瓚。有心算無心,而且還是在兩路大軍的聯合進攻之下,公孫瓚的大部分軍隊在感到無望之後,選擇了投降。
而公孫瓚最忠實的軍隊,白馬義從。他們剛開始時是有一萬人,可是經過連番的大戰以及胞澤的背叛,他們只剩下了不到四千人,突出了袁紹和公孫度的包圍圈。
沒有了公孫瓚,他們就像是沒了爹媽的孩子。不過好在還有一個校尉存活了下來。
他集合了所剩的所有的白馬義從。弟兄們,我們的主公遭到了公孫度這個卑鄙小人的偷襲,而慘遭身死。我們都是主公最信任的部下,主公也從來沒有虧待過我們。若是我們不能為主公復仇,能對的起主公麼。
這時,就有人問了。將軍,現在你就是我們的頭了,你說吧,讓我們做什麼,怎麼做。只要能為主公復仇,我什麼都願付出,哪怕是自己的性命。
而這個士兵的話頓時引來了所有士兵的贊同。
校尉點了點頭,好,既然這樣,那擺在我們前面的路只有兩條,一是去中原投靠一位主公生前的好友,然後伺機復仇;二是,去北邊!
北邊!北邊就是要投靠烏桓人了。
這時就有士兵說道,烏桓人?我們已經跟烏桓人結下了深仇海怨,烏桓人能容得下我們麼?
既然第二條路被否定了,那就只有第一條路了。
公孫瓚生前的好友而且還有龐大勢力的並不多隻有曹德和剛剛上任徐州牧的劉備。
曹德和劉備兩人做選擇的話,無疑的曹德的勢力更大一些,復仇要容易些。可是,如今的白馬義從不過是一支殘兵而已。所以,他們對於曹德來說,連錦上添花都不是,而對於剛剛起步劉備,那就是雪中送炭啊。
所以,他們決定了,繞道去徐州,投奔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