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的大軍基本上可以說最終還是分成了三路,攻打薊縣為一路,攻打安次為一路,袁紹的中軍為一路。
公孫瓚沒有想到劉虞也會趁著這個機會來湊湊熱鬧。不過公孫瓚卻敏銳的發現了此刻在薊縣城下的兩支大軍的弱點。
公孫瓚進攻了,將劉虞打的是稀里嘩啦,不敢踏出營門半步了。所以,現在的公孫瓚的主要敵人就是顏良的兩萬人了。
本來公孫瓚還想再使用偷襲加突襲的戰術可是卻被有了提防的顏良給破解了。而且,劉虞雖然不敢出兵攻打薊縣了,可是並不代表劉虞就不敢出兵援助顏良。
袁紹攻佔幽州是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而劉虞只是為了替大漢消滅公孫瓚,所以兩人的出發點不同,所做出來的事也是不同的。
所以,公孫瓚進攻了幾次都毫無建樹,而此時公孫瓚明白了,自己需要轉換戰場了。
公孫瓚走了,向南邊的安次出發了。
安次城的防禦安排實際上跟薊縣是一樣的。可是,安次城的遭遇卻是與薊縣不一樣。
文丑領兵攻城,而張郃則是帶著將近一萬人將公孫瓚設在安次城附近的騎兵營地給圍住了。
步兵包圍騎兵,而且還是很開闊的地方,這是很難以想象的。只要被包圍的騎兵一看情況不對,利用胯下戰馬的優勢,步兵根本對騎兵起不到有效的包圍。所以。張郃對公孫瓚的五千騎兵包圍的並不是很嚴密。
張郃也是害怕被包圍的騎兵狗急跳牆。而且,不止如此,張郃為了打擊敵軍騎兵計程車氣,在這些日子的包圍中,張郃並沒有向公孫瓚的騎兵發動任何的攻擊。
相反,公孫瓚的騎兵卻一直想殺出來,可是卻都為張郃用嚴密的盾陣給擋回去了。不過,他們卻一直都沒有放棄,他們相信,他們的主公會來救他們的。
文丑一直在比領著軍隊猛攻安次城,待在一邊的騎兵們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袁軍蹂躪著自己的胞澤。
袁軍又開始進攻了,低沉的號角很快就瀰漫了整個戰場。袁軍士兵憤怒的吼叫著衝向了安次的城牆。安次城裡的守軍立刻張開了手中的強弓,密集的箭雨鑽進了英勇的戰士的胸膛。
被張郃包圍的公孫瓚騎兵又不淡定了。
將軍,袁軍又攻城了,咱們衝出去吧。
不行啊,袁軍的防禦太嚴密了,冒然的衝出去咱們的傷亡肯定不小,而且當初主公讓我等在此,必有主公的考慮,若是我等輕舉妄動,說不定就會破壞主公的計策。
將軍,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將軍,看看吧,看看城頭上我們的兄弟。
吾何嘗不知啊,可是戰爭哪有不死人的啊。諸位還是不要再說了,回到各自的崗位上,防止袁軍偷襲。
最終,公孫瓚的五千騎兵還是老老實實的待在了大營裡。大營轅門上,負責放哨警戒計程車兵,靜靜地看著袁軍對安次城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進攻,然後他還見證了安次的胞澤一次又一次艱難的打退了袁軍。
夕陽西下,袁軍勞累了一天了,正準備收拾戰場返回大營的時候,公孫瓚的騎兵大營轅門上的哨兵發現了一絲異狀。
他趕緊揉了揉眼睛,那是什麼,怎麼好像是水紋一樣律動。
他忽然反應過來了,那是騎兵,大隊的騎兵,那水紋一樣的景象是夕陽照射在鎧甲上的反光!
越來越近了,他們的大旗終於可以模糊的看到了,雖然看不清具體是什麼字,可是那是兩個字。絕對沒有錯,哨兵相信自己的眼睛,絕對是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