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董卓要走的話,肯定是要帶上劉協的。把皇帝牢牢的把握在在手裡,才能繼續名正言順的為非作歹。
於是,次日。董卓參加庭議的時候,張口了,“諸位同僚,如今中牟縣附近已經集結了十幾路叛軍,叛軍規模更是達到了十幾萬之巨。諸位,你們都是我大漢肱骨之臣,你們說該怎麼辦啊!”
朝中的諸臣顯然也早就知道這個訊息了,雖然私下裡他們載歌載舞拍手稱快。可是在董卓的面前卻是連個屁都沒了!
董卓等了一會,見始終沒人站出來說話,就大聲說道:“既然諸位沒有對策。那吾想了一招。”董卓頓了頓繼續說道:“叛軍有十幾萬大軍,兵鋒勢不可擋。為了避其鋒芒,吾打算帶著陛下遷都長安!”
董卓的話音剛落,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
原本鴉雀無聲的朝堂瞬間就變成了菜市場。
董卓單手扶著腰側的刀柄,重重的哼了一聲。朝堂上又立刻恢復了平靜。
這時,宗正府裡的人站出來了。“太傅大人,臣以為,遷都之事不妥。一來勞民傷財,二來長安真龍之氣已然消散,不利於我大漢皇室啊!”
宗正說完了,頓時又引起了許多人的附議。
董卓一看,哈哈笑了,“你們這幫無恥之徒。既然你們不同意遷都,那誰來退敵!啊!”董卓聲音越來越大。嚇得出來反對的人哆哆嗦嗦的。
“都給老夫滾回去。現在老夫沒心情殺你們,給老夫好好保管你們的腦袋。”
董卓剛剛說完,從列隊的諸位臣工的最後面站出來了一人,此人朗聲說道:“太傅大人,小臣以為縱然叛軍有十幾路之多。可能征善戰之人只有一人矣。”
董卓一聽這話,頓時來了興趣,可是自己根本不認識他,“你是何人。”
“小臣乃議郎鄭泰!”那人大聲回答道。
“鄭泰?你繼續說。”
“小臣以為,縱然叛軍有十幾路之多,然能征善戰之人僅曹德一人!諸如韓馥、孔伷、喬瑁之流,不過是文臣出身,領兵作戰之事,懂幾何乎!”鄭泰朗聲說道。
董卓一聽,興趣大增,大聲喊到:“好,你繼續說。”
“反觀袁紹袁術之流,不過是不學無術的世家子弟。若是戰事順利尚可,若是進攻受阻,心中自然焦慮不安,破綻百出。所以,太傅大人無需多心,介時只需一員猛將定能破之。”
“至於曹操公孫瓚孫堅之輩,雖有戰陣,可不過是對戰黃巾軍之流。太傅大人麾下精兵豈能是黃巾可比。再者,公孫瓚還曾經被名不經專的漁陽叛軍包圍過。太傅大人若破此等無勇無謀之人豈不易如反掌!”
“所以,太傅大人只需一心對戰曹德即可!”
鄭泰洋洋灑灑的把十五路聯軍點評的一無是處。董卓細細想來也確實如此,不禁心中動了愛才之心。
“好,既然鄭大人有如此雄才大略,僅為朝中侍郎豈不屈才!”董卓轉身又對劉協說道:“陛下,臣舉薦鄭大人擔任驃騎將軍,還請陛下恩准。”
自從董卓把持了朝政,大漢的將軍就不值錢了。董卓麾下的將領即使是作為消耗品的打手都掛著雜號將軍的職務。
董卓說完之後,劉協顫顫抖抖的說了一個字,“準!”翻譯成現在的意義就是,你高興就好!
當下,董卓宣佈鄭泰領車騎將軍,率軍兩萬,迎戰叛軍。
鄭泰謝過劉協和董卓之後,就轉身走出了朝堂,去做準備了。(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