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叛軍和沙摩珂打的正熱鬧的時候。曹仁就會帶著重錘副營要麼從叛軍的後面鑽了出來,要麼從側面起了進攻。
經過不到一個月的征戰。沙摩珂的勢力呈現了極膨脹的現象。而叛軍的地盤卻是一塊一塊不斷地縮小。
其實,夷人之所以被稱為夷人也是有原因的。
夷人怎麼選領,第一能打,第二講義氣,第三慷慨,第四能給我們飯吃。
所以,在夷人的心目中,曹仁成了他們的天神。
因為,只要曹仁和他麾下的漢軍一出戰,就代表著叛軍絕對會敗。
而許多因為曾經被許下的誘惑至今都未實現不說,自己還打上不少勇士的性命的寨子,又開始為自己的未來打算了。
然後在不久之後。又有許多曾經效忠叛軍的寨子跑到了曹仁和沙摩珂的面前痛哭流涕了。
我們當初瞎了眼了,被人迷惑了。大領你大人不記小人過,放過我吧。如果你不放過我沒關係,放過我的族人沒問題吧!
原本還很生氣的沙摩珂一聽到對方提起了族人,心裡就軟和了。
迷途知返就是好事,只要將軍不反對,那我也不反對。
說白了,其實這就是夷人自己的家務事。曹仁只不過是來幫忙的。
曹仁不是沒看到沙摩珂憂鬱的眼神,豈能不理解沙摩珂的意思。
曹仁見沙摩珂詢問自己的意見,曹仁說道:“將軍有令。夷人之事由夷人做主。我們漢人只是來幫助大領。並沒有權利替大領做主!”
曹仁這話漂亮。誰都不得罪。其實。這也是曹德特意囑咐曹仁的。因為,曹德想到了前世,新社會對各族同胞採用的治理方法。那就是自治!
現在的曹德不是不想來南邊看看夷人到底在搞什麼鬼。因為他被纏住了。
因為,益州也生叛亂了。
而帶兵動叛亂的有兩個人。一個人也是曹德的老熟人,賈龍。另一個卻是曹德完全沒有想到的人,張任。
先前,為了張任,曹德特意讓趙雲來做的說客。可是趙雲沒走多久,張任就領著兩千餘人開始造曹德的反了。
先前,劉焉為了抵擋夷人的襲擊。讓張任和賈龍帶著兩萬大軍,在巴郡城駐守。
而曹德接管了益州之後,就讓趙雲去拉攏張任了。當時,張任雖然沒有明確的表示效忠曹德,可也沒說過會造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