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的北部疆域已經進入了風雨飄搖的時候。
馬騰和韓遂的叛亂剛剛平息,就傳來了鮮卑人要南下的準確訊息。
而當皇甫嵩等人正要迎擊鮮卑人的時候,洛陽的一道聖旨又把皇甫嵩調去了幽州。幽州的漁陽郡又發生了叛亂。
真是屋逢瓦漏偏下雨。
在皇甫嵩走後,就由朱雋接手了涼州的戰爭總指揮的指揮棒。
經過曹德三人的激烈討論,他們決定,主動出擊。禦敵於國門之外,將戰場放到匈奴人的地盤上。
這次出征除了徐庶和夏侯淵帶著三萬六千人在武威郡和北地郡守城外,其餘的人馬全部走出大漢國門,與鮮卑人進行野戰!
其中有董卓的四萬人,朱雋的一萬五千人和曹德加上馬騰的七萬人!
董卓在隴西城下圍剿了韓遂之後,董卓就回了趟老家,徵召士兵,將自己的人馬又恢復到了四萬人的規模。
大軍順著渭水的北岸一路來到了金城。而後,大軍在金城渡過了黃河抵達了武威城。
在武威城,大軍將一分為二。武威城將會成為抵禦鮮卑人的大本營。所有出征的軍隊會從武威出發,越過長城,抵達茫茫的大草原。
而武威城也是地獄鮮卑人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因此,徐庶和夏侯淵所帶著的三萬步兵主要就是在武威郡防守。
而大軍準備出征之際,鮮卑人的使者又來了。只不過這一次他們來錯了。
在他們從長城的北面來到南面之前,他們沒想到他們要來拉攏的馬騰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敵人。等他們發覺的時候,一隊哨騎已經圍住了他們。
之後特使就被送到了朱雋的面前,曹德自告奮勇的擔任了審訊官。曹德把幾個特使折騰的死去活來之後,曹德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然後,被送進了大牢裡嚴加看守。
公元187年,八月十六日。這一天,武威的天氣格外的好。豔陽高照,微風輕拂,千里無雲。
武威城的城外今天也是格外的熱鬧。十二萬五千個身穿紅色戰衣的大漢計程車兵;十二萬五千匹高大強壯的戰馬。在他們的面前是一個新築的點將臺,在點將臺的前面是高大的武威城城牆,在城牆上是隨風輕柔的擺動著的上萬旗幟。
十二萬人,全部擺開陣型是有多麼的壯觀,曹德也是第一次見。
午時剛過,武威城頭上響起了一陣嘹亮的號角聲,然後朱雋在前,曹德和董卓緊隨其後從武威城的城門洞裡走了出來。
三人沒有做任何的停留,直接登上了點將臺。與此同時,一隊衣甲鮮明計程車兵高舉著大漢的龍旗也小跑著來到了點將臺上。
朱雋三人均身著戎裝,一身威武的鎧甲在莊嚴的點將臺上更是顯得三人氣勢非凡。
朱雋上前一步,大聲說道:“鮮卑賊寇屢屢犯邊,搶我大漢財務,殺我大漢百姓,擾我大漢安寧。我大漢雖是仁義之邦,可是我們的手中也有我們的刀。如今,鮮卑賊寇舉兵二十萬再次犯我邊境,士兵們,告訴我,我們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