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露天通風,四周皆是琉璃瓦鋪就的邊角。
在大殿的正中央,一座大銅鐘立在其中,銅鐘高約數尺,在銅鐘的正中央,刻著的乃是滄海二字。
據傳言,這銅鐘乃是鎮住滄海城氣運的寶物。
在銅鐘的正下方,兩頭石龍林立在道路兩旁,這兩頭石龍刻的栩栩如生,極為威武,讓人油然而生的一種敬畏。
石龍的正中央地帶,便是一座懸空臺,懸空臺上,便是裁判席。
妙家派出的乃是一名普通的弟子,只有陽明六重境的妙英。
另外一人,則是陽明五重境的蘇洵。
約莫數十個座位依次排開,在座位的正中央,乃是苗疆趙家派出的兩位使者。
一黑一白兩種衣服,這便是苗疆各城使者,是為了更公平的監督比賽。
至少從目前來看,每年派出的苗疆二使都是天相境高手。
只有得苗疆趙家的認可,才能夠得到庇佑。
這庇佑,便是苗疆趙家向各城頒發的一枚玉牌。
若是一旦選中仙遺戰場資格,便和二使是一個級別的存在。
這些世家則是直接聽命於苗疆趙家皇帝。
這座懸空臺也是十分的奇特,竟然在沒有任何能量支撐下,懸浮在空中。
蘇洵也有幾分不明白,單單是這懸空臺的重量,若是沒有力量支撐,便會碎裂。
但事實是,這些懸空臺非但沒有碎裂,而且按照各自運動的軌跡運轉。
那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整個的滄海大殿,乃是按照一定的自然規律運轉。
甚至於,整個大殿內維持執行的或許本質上就是一座大陣,只有大陣內,才會發生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這也是蘇洵心中猜測。
在往前看,巨大的四方臺坐落在中央地帶,四方臺上,各有四方鼎,八個鼎口龍噴出八道水口,當真有八龍戲水珠的盛況。
四方臺中央的地面上,則是巨大無比的陰陽八卦圖,這四方臺竟然有數千米圓的場地,可謂巨大無比。
順著四方臺往下望去,則是如同祭祀一般的古道梯,一道道古道梯向著房屋延伸過去。
延伸的頂端,則是一排排的觀眾席。
這一次的選拔賽,倒也是迎來了不少的修士觀看。
每一張入門券便已經達到了數百塊靈石。
以數百塊靈石換取一次觀看,對於眾人而言,是一場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