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唐煜率領的鎮乙軍此時已經和鎮武城外留守監視的鎮丙軍匯合,商討如何破城。
江牧又一次站出來說道:“主公,下官依舊認為,圍而不攻乃是良策。
待到城內糧草睏乏時,我們再攻城,此時祁軍戰力難以為繼,我軍破城必然易如反掌。
可惜孫玉輝自刎了,不然也能換個好價錢。”江牧甚至已經開始想到破城後抓到多少個祁國貴族好換錢了。
這個在列國之間可以說是很常見的情況。
天下七國經歷了群雄逐鹿,都是最後的贏家。但這是時間段類似於歷史上春秋到戰國的過渡階段。
列國之間仍保留了對與交戰雙方將領的優待,可以勸降,也可以讓本國出錢贖人。
但是這種優待只針對於那些擁有爵位的軍官,其他的祁人士兵沒有這種待遇。
士兵都沒了,那還不叫全軍覆沒嗎?至於說剩下的幾個軍官,翻不起什麼浪花。
可以說,如果你在自己的國家只是一個平民,那就老老實實待著,或者參軍打仗獲得爵位。當然,戰鬥時投降也不會有人對你做出任何保障。
如果你是貴族,那就不一樣了。即使戰敗,只要投降的話,還是能保住一命的,等家族出錢贖人就是了。
當然,很多人寧願逃跑也不願投降。因為逃出來的將領大家都是拼死突圍成功的。
此時列國之間交戰,仍舊儲存了一些之前的交戰禮儀。包括用兵之法,雖然已經開始出現一些謀略,計策之類,但總體來說仍舊是一些偏門的東西。
會有,但不多。
只不過這些所謂的規矩在唐煜這裡都是放屁。
戰爭嘛,打贏才是最重要的!沒有計謀的戰爭還叫戰爭嗎?
這也是唐煜思維超前的地方。
蕭筠摸了摸下巴已經開始蓄留的鬍鬚,搖頭反對,“江大人此計,雖然避免了我軍損失過大的問題,但是,一群窮兇極惡的祁軍,餓到極點之時,必然會對城中百姓狠下毒手。
掠奪百姓的口糧,屆時,即便我們殺入城內,恐怕城裡早就是餓殍遍地,易子而食了。”
江牧聽後,悻悻地回去坐好,不再說話。
其實江牧倒也不算是不通事理之人,他也承認,蕭筠的話有道理,但是他不爽啊,被人當中駁斥,他覺得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