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田裡,南易故意擋在微型農機的前面,農機感應到人形障礙物的存在,立刻口吐人言:“癟犢子,幹哈玩意啊,閃開。”
“哈哈,哪個孫子錄的音。”南易笑了笑,往邊上走了兩步,讓開農機前進的道路。
農機上並沒有搭載智慧語音系統,如同倒車時的“倒車請注意”,只要它感應到有人擋路,就會播放提醒錄音,錄音可以自行錄製,粗口還是文明用語取決於使用者自己。
南易的目光從田裡的每一臺微型農機身上掃過,心裡盤算著多久才能定下每臺農機最終的削減和進化方案,後面又要虧損多久。
既然是微型農機,自然是針對小型地塊開發,太過智慧並不符合國情,畢竟每一個智慧點都意味著成本。
在當下的務農行業,只有農民不把自己當人,不把勞動付出計入成本,種地才是一項能創造微薄利潤的買賣,對他們這種沒有多少保障的小買賣人來說,唯一可以大力投入的成本就是賣力氣,別說農機,就是鐮刀、鋤頭更新換代,都得掂量掂量。
從經濟角度出發,把微型農機專案引入國內,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結果只有特大虧損、嚴重虧損、虧損三選一,不說對外銷售,就是自用,好像也不是太用得起。
南陳已經在籌謀進入農業領域,而且目標是高價值的經濟作物種植,儘管如此,使用這些成本昂貴的微型農機依然是不可取的,綜合計算農機的效率、壽命、維護成本,根本沒有養職業化農民來得划算,哪怕在發工資之餘,還給交社保、公積金。
不管是採用農機還是職業化農民,都無限推高了成本,以小規模化種植的方式來計算,就算一毛錢不掙,作物的終端銷售價絕對不能低於4塊/斤,且這種作物必須容易種植、收割、二次加工,不然就是瞎胡鬧,在這兒燒錢玩。
“乾爹,你在發愁?”
不知何時,範紅豆來到南易身邊。
“是啊,發愁,這些農機還不成熟,成本壓不下來,看著熱鬧,不實用啊。”
“微型農機不符合我們的國情,乾爹為什麼不調整方向,開發大型農機?”
“你知道如何才能讓農民實現快速富裕嗎?”
“嗯?”
“修改名詞解釋,只有富裕的農民才能叫農民,其他的開除農籍,給他們換個稱呼,可以找一個唯美一點的詞彙,聽著越順耳越好,比如房東,有十八棟樓用來收租的房東。”
“乾爹,你這主意太棒了。”
“棒吧?還有更棒的呢,國家正在搞退耕還林,這些農機卻是主要應用於山地環境的,經濟田上山,你乾爹我頭鐵,沒有隨大流啊。”
“大流是什麼?徵農田蓋小區,把農民變成房東?”
“嗯,不錯的思路,二十年前,氾勝之研究所已經在研究水泥地面以及水磨石地面和地磚地面覆土種植法,還有廁所蘑菇培育法,要不了多久,城市居民就可以在他們的衛生間培植蘑菇,做到菌菇自給自足。”
“咦,乾爹你說的太噁心了,廁所里長蘑菇,這得多不注意衛生才會長出來啊。”
“哈哈,這個話你可以說給若玢聽,她三歲那年還從廁所裡採了幾朵蘑菇向我獻寶。”
“嘿嘿,我要用這個嘲笑她。”
“別光想著這個,前面的那個問題想明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