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煖死在他手中的時候,為他帶來的是驚動天下的名聲。
此番李牧又死在他的手裡,不知,又將會為他帶來什麼。
總之,名動天下這種事情,他做的已經不止一次了。
八月底。
嬴淵徹底擊潰趙軍,趙蔥敗北,慌忙逃竄至魏國。
至此,函谷關之圍被解。
然而,嬴淵並未就此罷休,而是決意率領部分函谷關守軍以及原來所率領的將士,再次湊集十萬大軍,打算趁勢將趙國攻下的城關一併奪回。
假借魏國收留趙蔥為名,連奪芮城、永濟、平陸、運城等大大小小九座城鎮,耗時僅七日。
天下再次震驚。
這完全就是一場教科書級別的閃電戰術,從函谷關起兵,跨越黃河,連奪魏國九座城關。
整個魏國上下,那是有苦也說不出,因為他們也不知道,此刻趙蔥究竟在哪。
估計早就跑回自己的國家了。
魏國大梁城。
魏庸主戰,想借此機會,重新執掌魏武卒。
龍陽君主和,與秦國商談,此事乃是誤會,絕對會有緩和之機。
最終,魏王還是倒在了龍陽君會‘跳舞’的舌頭之下,決意與秦和談。
世人都以為,被秦國欺負到家門口了,他們魏國即使再不濟,也會反抗吧?
可是誰知,就這麼與敵議和了。
嬴淵不願在發動國戰,事實上,現在大秦的政治局勢,還需要穩定發展,不宜在爆發大的戰爭,於是便答應了魏國的請求,將安邑以東四城,還給了魏國。
而魏國為了表達自身對於和談的誠意,也奉上了金銀珠寶若干。
要不是秦王嬴政下了詔書命令嬴淵凱旋歸朝,後者還真想借道曲沃、安邑,直接北上,掠取趙國幾座城鎮。
可是他明白,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從來不是奪取雙方城鎮多少而決定勝負的。
真正起到勝負之關鍵的,還是要看國力的總體對比。
魏國已經做出了讓步,趙國向來與魏國交好,倘若一進再進,只怕前者也不會答應。
畢竟,趙魏韓三國之間的關係,就屬於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情勢。